夏九九歌的意思 夏九九歌的含义
导语:虽然很多人没有关注过夏九九,但是它其实一直存在。夏九九是一种节气,也有相关的歌曲。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夏九九歌的意思是什么?夏九九歌的含义是什么?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夏九九歌的意思
夏九九
夏九九歌的意思是用来消暑,古人为了安度炎夏,也发明了“数九”的办法,并用歌谣的方式记录下来,朗朗上口,易记易懂。夏九九歌中的后句,都是用人们对冷暖的感受、表现和行动等,生动形象地反映夏季气候变化的情况。虽然“夏九九歌”不及“冬九九歌”叫得响,但它却比“冬九九歌”适用范围更广。除了青藏高原、大西北以及祖国边陲黑龙江和内蒙古北部一些地区不适用以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冬季大,夏季小的因素。
夏九九歌介绍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九九时期
夏九九的历史记载
据考证,“夏九九歌”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有了,历代都有记载。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就记载了“夏至九九歌”。有人发现,该支歌谣用松烟墨写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正殿的榆木大梁上,至今墨迹犹新。歌谣道:“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由谢肇淛编撰的《五杂俎》,是明代的一部随笔札记,著作包括读书心得、事理分析、政局时事、风土人情,笔记中也有一首“夏至后九九谣”:“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水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在清代人杜文澜编撰的《古谣谤》里,一首“夏九九歌”格外引人注目:“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顶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夏天
民间的“夏九九歌”就更多了
比如旧时北方农村流传的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
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江南一带流传的又有所不同了:“一九二九,扇子勿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顶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余姚东部一带(旧慈溪西乡)农村的夏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勿离手;三九四九,汗出淌流;五九四十五,晒煞河鲫鱼;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得时;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夜里盖棉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歌谣中说到的“炭墼”,圆柱状,用炭末制成,主要用作手炉的燃料。手炉是旧时大户人家冬天烘手的日常用具,形似火熜但比火熜要小,多用白铜制作,非常细巧、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