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的气候异常

2024-11-25 03:25:04 来源:天气频道

六.第五个小冰河期接著明代末叶的前半期,仍然是属於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冷期,但是却为夏寒冬暖的情况.进入明代末叶的后半期(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明思宗崇祯十六年,西元一六OO年一SIXFOUR三年)以后,气候又转为酷寒,夏雪连年,无「冬无雪」的纪录,从次中国又进入第五个小冰期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且寒冷持续很久的时期.相关的气候纪录如下:

◎云南通志:神宗万历二十九年(西元一六O一年)九月云南大雨雪.

云南气候以四季如春著名於世,常年冬天不下雪,在明代末期的晚秋竟然大雨

雪,可见当时气候甚寒.

◎广东通志:神宗万历四十六年(西元一六一八年)冬十二月,广东雪,时恒阴,寒

甚,白昼雪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历六日至八日乃已,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

皆琼挺,父老俱言,从来未有,此后连岁皆稔. 广东常年冬天并不下雪,而明代晚期竟大雪六到八日,山谷皆冰封,树木皆为冰雪所覆,而且此后连年如此,可见当时气候酷寒.

◎明光宗太昌元年(西元一六二O年)冬,大雪数日,蒲州河冻,车马可渡.陜西大

削,到仲春方止,人多冻死.

◎四川通志:熹宗天启三年(西元一六二三年)夏五月,四川天降大雪,积数尺,树

枝禾茎尽折. 四川北有大巴山阻挡,冬季寒风难以进入,所以常年冬天并不下雪,而明末晚期夏季竟然大雪,「积数尺」,可见当时气候甚寒.

◎山西通志:明熹宗天启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夏,静乐,文水雨雪,秋霜杀禾.

◎江南通志:明熹宗天启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夏五月六日,镇江大寒,夜微雪.

◎明熹宗天启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春三月,云南龙井涸大雨雪.四年秋山西陨霜,冬潞安大雪.

◎山西通志:明思宗崇祯二年(西元一六二九年)夏五月,山西苛岚雨雪.

◎明思宗崇祯四年(西元一六三一年)冬,陜西大雪两月,深丈馀.五年(西元一六

三三年)冬,山西永和大雪连绵十三日,深丈馀.十二年(西元一六三九年)秋,

山西永和陨霜杀稼.十三年(西元一SIXFOURO年)春正月,大雨雪,凝冰,树木冻折,

回山震响. 明末不但气候酷寒,旱灾情况也很严重.

◎明神宗二十九年(西元一六O一年)京房大旱;贵州旱;云南省城旱,民饥.三十

七年(西元一六O九年)山西大旱,民饥;怀庆,延安,沔阳大旱;浙江台州旱,井泉皆涸.四十六年(西元一六一八年)黄安及广州大旱,民饥,南宁尤甚,死者

白骨叠立.

◎明熹宗天启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山西静乐旱,广西阳朔县旱饥,民变.

◎明思宗崇祯六年(西元一六三三年)山西大旱;陜西西安旱饥,饿莩遍涂,米脂大旱,斗米千钱,人相食.十三年(西元一SIXFOURO年)山东连岁大旱,天下大饥,人

相食,盗贼破邑城;浙江嘉兴,绍兴旱蝗,诸暨旱.

明思宗崇祯六年到十六年之间(西元一六三三年——一SIXFOURO年),共有八年大旱.

由於天下大旱,民不聊生,饥民遍野,人相食的悲剧时有所闻.盗贼四起,冲破城邑.明末的白莲教之乱,张献忠李自成等流寇之乱;以及满清南下叩关,不久后, 明室及告覆亡. 从明代的旱灾纪录来看,可以证明寒冷气候可造成严重的乾旱,现代科学家曾经说过,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如果下降3℃,则将使大气中凝聚的水分减少百分之二十,而导致严重的旱灾.明末后期的气候最为寒冷,所以旱灾也特别的严重.

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小冰河期

reason是什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