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一般会产生什么天气现象 强对流天气通常会形成哪些天气现象

2024-11-25 04:36:00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夏季即将到来,强对流天气会比较频发,所以大家要及时关注。有些朋友不清楚强对流强对流天气的相关内容,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讲讲,天气一般会产生什么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通常会形成哪些天气现象?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下吧。

  强对流天气一般会产生什么天气现象

强对流天气

  会产生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就是突如其来的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范围很小、势头激烈但又无法精确预测的天气。一般来说,冷暖对撞越激烈,前期温度越高,强对流就越强。

  强对流天气在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南方要比北方来得早,广东的强对流天气全年都可能出现。

  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冬季较为少见。短时强降水一年四季都可见,也以春、夏、秋三季为多。

  龙卷风一般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或夏秋之交(4~10月),以前者居多。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以3~9月居多。冰雹大多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汇激烈的2~5月份,也可在盛夏强烈而持久的雷暴中降落。

  短时强降水

  强对流天气预报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尺度小又迅速发展的天气系统,在气象上来讲是预报的难点。在目前的观测条件下,不仅是中国,放眼世界各国,对于其信息的掌握也都还不够全面,因此对这种天气的认识和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强对流天气的难以预测性是国内外从事气象预测和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共识。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于可能性的预报都只是潜势预报,即在某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段里,某个地区可能会有对流天气的发生。由于时段较长,所以只能给出一个大范围的预报,并不具有特别针对性。所以为了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世界各国就采取临近预警方式来加强服务和指导。

  短时强降水当属强对流家族中较容易预报的一种天气现象。夏季很多降雨场常常是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混合的,对流性降水往往在短时间内降水量很大,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大。近年来,我国在短时强降水落区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升的同时,小时雨量强度的预报提高了强对流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雷电灾害是强对流天气造成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雷电形成迅速给其预警预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国内外科研和业务人员围绕雷电短时预报做了大量的研究,利用中尺度观测系统、雷达、卫星和雷电定位系统等获得观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开展了雷电天气的临近预报技术开发和业务化,例如美国目前可以给出3小时后的雷电发生概率产品。我国的雷电预警预报技术和方法的研发近年来才刚起步,主要以雷电临近预报产品和雷电预警预报系统为主。但雷电的预警预报由于受对雷电本身物理过程认识不足等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成熟的业务系统。

  龙卷风

  龙卷风由于其属于小尺度天气系统或者小概率事件,其时间、空间随机性较强,目前绝大多数的气象探测设备和探测系统都无法有效监测、追踪龙卷风的发生发展。因此,即使是在美国,尽管其已经开展了多年的龙卷风预报和监测,气象监测站距离逐年缩小,雷达网也日趋健全,但仍然难以准确预报,预警时间依然有限。

  冰雹的预报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只要大气条件适合,在任何地方都会有冰雹出现。同时,预兆冰雹出现的特征容易被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天气特征所掩盖,这就更增加了预报的难度。目前数值天气预报可以给出冰雹形成的一些相关气象要素条件,但并不能直接给出冰雹大小的最终预报结果。冰雹的预报主要还是通过预报员对各类天气要素的把握,再根据历史资料等综合分析而得出。

  目前冰雹预报的重点在于报准“下不下”,而预判冰雹大小,涉及的要素更为繁多,机理更加复杂,目前还只能是粗略的估测,无法应用到业务中。气象专家试图通过雷达回波识别冰雹粒子的大小,通过冰雹探测算法,判别出现各尺寸冰雹的概率、强冰雹的概率并估计最大冰雹直径。这一方法可用于距离天气发生1小时内的临近预报,目前尚不成熟,效果还有待检验。在对冰雹的预报上,目前只能更多依靠多普勒雷达进行连续监测,尽可能在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临近时刻发现冰雹特征,并及时通过预警的形式向公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