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水是什么意思 底部水详细介绍

2024-11-25 01:21:48 来源:天气频道

  底部水是指冷的、含盐量高的水,是洋流系统的驱动力之一。底部水的减少或消失可能会导致附近板块的温度下降,减少海洋的含氧量,进而杀死海洋生物。

  底部水 - 作用

  海水的密度差、温差也会促成洋流,成为深层海水运动的驱动力。温度低、盐度大的海水,就不断地下降;温度高、盐度小的海水,也不断地上升,这样就形成了广大范围内的海水运动。

  在两极地区,海面的水很冷,因此它会往下沉。这股不断下沉的水流会沿着整个洋底向热带扩散开来,所以即使在热带,海底的水也是很冷的。深处的冷水最后也因为无处可以容纳而涌向海面。在升到海面以后,它们又会变热并漂向北极区或南极区,并在那里再一次下沉,形成垂直环流。表层水向深层潜入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格陵兰南部海域,其次是发生在南极北部。

  密度流是由于海洋中的热力分布不均匀而在海洋中形成的,冷的海水在下面,热的海水在上面,就像是自发形成了一个循环泵,而如果某一个地方的海水热量发生了突变,则会打乱局部洋流甚至是全球海洋环流的路线。例如,赤道气流逆转。温室效应造成海温上升,打乱了原来的洋流运动。从而导致海面上的气流发生突变(厄尔尼诺现象),水气和热量重新分布。致使原来降雨正常的地区就会突降暴雨(或久旱无雨)造成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就会干旱。

  底部水 - 现状

  2006年,英国南安普敦国家海洋学中心科学家布莱登(Harry Brade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加勒比海沿北纬25度进行取样调查,检测水的盐分和密度。并把检测数据与此前的记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1957年来,深海的冷水回流速度显著地下降了,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下降速度更快。如今,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速已经比50年前下降了31%。这意味着北大西洋和附近大陆块的温度下降,这就是欧洲冬季越来越冷的原因。

  2010年2月,一块大冰从南极大陆上融化下来,这块大冰长80千米,宽40千米,从莫兹(Mertz)冰川上脱离出来。莫兹冰川是一条长达160千米的“冰舌”,从南极大陆上伸出来。随后,新形成的海中冰山被一个长达96千米的名叫“B9B”的大冰山撞走。B9B于1987年从冰川上脱离。

  新的冰山和B9B所含的水加起来有10000亿吨,可以供给地球上1/5人口的淡水需求。现在它们距离南极北海岸144千米,就像一个冰坝一样堵在南极洲北岸外。现在科学家担心这个冰山会阻塞形成“底部水”。

  底部水 - 消失的危害

  南极洲“底部水”驱动的温和洋流一旦从英国海岸消失,那么这里的冬天就会更加寒冷。而且“底部水”也会导致洋流驱动力不足。而洋流的变化还可能会减少海洋的含氧量,进而杀死海洋生物。南极洲的帝企鹅和海豹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