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涡的形成原因 西南涡的产生原因
导语:西南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它是夏半年造成西南地区重大降水过程的主要系统。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好好了解一下,西南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西南涡的产生原因有哪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西南涡的形成原因
西南涡形成
形成原因是在中国青藏高原及西南特殊地形影响下所形成的浅薄系统。它出现在700百帕或850百帕上,是一个具有气旋性环流的小低压,其直径一般在300千米到400千米之间。在地面天气图上,西南涡有时表现为低压,有时表现为一个向西或西南开口的倒槽。
西南涡源地多集中于三个地区:四川的九龙、巴塘、康定及德钦一带(即28°N~32°N,99°E~102°E)。其形成过程是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形影响和一定的环流型式下形成的。其主要表现为:
(1)西南的地形在起作用。四川盆地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有利于降压而形成动力性涡旋。由于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从高原的南北两侧绕过。从南侧绕过的西风气流,由于受高原侧向边界的摩擦作用而产生气旋性涡旋,终于形成低涡。
(2)500百帕上有高原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减压。
(3)700百帕上要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加强,并在四川盆地形成明显的辐合气流的环流形势。
西南涡图
四川云南等地暴雨成因:西南涡与冷空气共同作用
8月10日以来,四川盆地中西部累计雨量普遍超250毫米,部分地区400至600毫米,德阳、绵阳局地达1000至1197毫米。四川芦山、什邡、崇州等14县市日雨量突破同期极值,其中9县市突破历史极值。西北地区东部前期降水较多,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陕西中南部等地出现40至90毫米的降水,其中部分地区出现100毫米以上的降水。
8月16日,四川盆地中西部及川南、甘肃东南部、山西中部、云南东部、广西中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四川成都和德阳局地特大暴雨(250毫米至414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成都双流(415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92毫米。
分析本次暴雨形成原因,西南涡与冷空气共同作用是造成四川盆地出现连续强降雨的主要原因。17日白天至夜间,暴雨区集中在四川盆地中西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上述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四川盆地西部局地雨量可达特大暴雨级别(250至300毫米)。19日起,随着主雨带东移,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雨势逐渐减弱。
西南涡
西南涡的发展
西南涡在源地发展不大,只有在东移过程中才能发展。
(1)冷空气从低涡的西部或西北部侵入,低涡东移发展;如冷空气从东或东北部侵入低涡,则使西南涡的气旋式环流减弱,使低涡填塞。
(2)500百帕上青藏高原低槽发展东移,有利于西南涡的东移和发展。当500百帕上西北槽较强,且南伸至较低的纬度时,如西南涡处在槽前,或槽线的延长线上,构成所谓“北槽南涡”形势时,这就有利于低涡的东移和发展;相反,当西北槽位置偏北或在减弱中,或低涡位于槽后,就不利于西南涡的发展。
西南涡的移动
(1)西南涡移出的年平均频数占其总数的41%,而剩下的59%是不大移动的,它们出现维持12~24h,就原地消失。
(2)西南涡移动路径大致有三条:
①向东南移动经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出海,有时会影响到广西、广东;
②沿长江东移入海;
③向东北方向移动,经陕西、华北地区出海,有时甚至可进入东北地区。
(3)西南涡与太平洋高压的关系:
①东亚沿海大槽显著发展,太平洋高压位置偏南,低涡多向东南方向移动;
②东部无大槽,太平洋高压较强,低涡多向东北方向移动;
③太平洋高压强度较弱或正常,低涡都向正东方向移动。
(4)西南涡的移向与相应的500百帕面上气流方向基本一致,但略偏南些;移速则为500百帕面上风速的50%~70%;
(5)位于切变线上的西南涡,常沿切变线东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