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什么是“冬旱”

2024-11-25 06:35:29 来源:天气频道

  冬旱(winter drought)指发生于冬季的旱象。我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多偏北大风,降水一般很少,冬旱时常发生。在北方地区,冬季作物已经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后需水不多,影响不大。但冬旱减少了土壤底墒,会影响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长和春播作物的出苗;若冬旱连着春旱,其危害就比较严重。

  冬旱 - 简述

  由于在冬季,大气环流中极地上空强势的极地下沉气流导致我国大陆的西北风强盛,从而阻挠或切断了从印度洋流经孟加拉湾到我国北方的水汽输送,冷暖空气交汇机遇少,因此降水很少,从而造成我国的冬旱。对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干旱主要出现在南方。华南、西南为冬旱主要发生区,华南南部及云南大部发生频率达50%~70%。对华南地区来说,因气温较高,冬季仍有农作物继续生长,出现冬旱就会有一定影响。

  冬旱 - 我国北方冬麦区旱情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去冬以来,华北大部、西北大部、黄淮大部及江淮大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九成,一些地区基本无降水,华北、黄淮一些地区连续无雨雪日数超过70天,一些地区累计雨量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小值。去年11月份以来,上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高,其中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华北、黄淮以及西北东部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至4摄氏度。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部分冬麦区12月上旬就发生旱情。

  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当前北方冬麦区作物受旱面积1.04亿亩,是近5年来的同期最大值,大部分省冬麦区受旱面积超过在田作物的三分之一。同时,当前正值隆冬季节,干旱天气与寒流过程结合,寒旱叠加、旱冻并存,增加了抗旱灌溉难度,部分地区苗情很差,一些地区出现大面积黄苗现象,有的甚至出现干枯死苗。

  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受持续干旱影响,目前黄淮海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带有196万群众、67万头大牲畜因旱存在饮水困难。一些群众拉运水距离远、缺水持续时间长、抗旱成本高,对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中旬,北方冬麦区主要江河累计来水持续偏少,其中黄河干流潼关水文站12月份平均流量为历年同期最小,渭河、泾河入冬后来水比常年偏少三成至七成。据统计,截至2009年1月1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4省区大型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其中河南少蓄18.6亿立方米。中小型水库蓄水尤为不足,山西省目前有405座水库干涸。

  冬旱 - 怎样应对冬旱

  应对旱情,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山西省政府日前紧急下拨抗旱资金1000万元,同时要求各市县财政配套一定的抗旱资金。各小麦主产省份的各级政府在抗旱资金投入上都应加大力度。

  应对旱情,还要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对抗旱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水利、农业、气象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本地实际,综合制订科学可行的抗旱方案,加强对旱情的监测预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水利设施,进行科学调度,扩大浇灌面积。同时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土地保墒等工作。

  应对旱情,更要加强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全面调动他们投入抗旱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把干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冬旱 - 为什么春旱比冬旱严重

  因为虽然冬季降水少,但经过夏秋两季的降水,地下水很丰富。况且冬季华北寒冷蒸发少故冬旱不严重。而一到春天万物复苏需要大量水分,再加上气温急剧升高,蒸发很旺盛。故春旱对农作物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