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占稻色习俗 雨水时节占稻色的由来起源
导语:雨水节气的“占稻色”习俗和农事有一定关系,具体来说和丰收关,当雨水节气到来之际,人们会用炒好的糯米花来占卜今年的丰收情况,预示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那么,到底雨水节气占稻色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雨水时节占稻色的由来起源。
雨水节气占稻色习俗
客家人在雨水节气有“占稻色”的习俗。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米花来占卜该年稻谷收成的丰歉,即预测稻 谷的成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的多少。爆出的糯米花越多,当年稻 谷收成越好;爆的糯米花越少,则预示着稻谷收成不好,米价将贵。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演变成了年底爆米花做煎堆馅的习俗。爆米花现在已是家人过年必备的一种应节食品。
爆米花主要分为传统爆米花和新式爆米花。
传统的爆米花是以玉米为原料,在小转炉中经过高温加热后制成,其中可能添加了一些糖精来调味,但不会加入任何人造黄油类的脂肪。传统爆米花虽然脂肪含量不高,但传统的小转炉在高温下可能会释放出铅。
电影院的食售柜台都用电器烘烤爆米花,现代制作工艺降低了铅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风险,因此不必担心其铅污染。但是现代制法的爆米花添加剂太多,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大量的人造奶油、香精和色素,这使爆米花的能量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食用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及缺锌等风险。
雨水时节占稻色的由来起源
宋代以前,中国农业甚至整个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宋代开始,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南部的稻作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主体。由宋至元再历经明清,客家近千年地传承着有宋代特色的稻作文化习俗,雨水节爆糯谷花“占稻色”便是其中之一。
元代娄元礼在《田家五行》记载了当时华南稻作地区“占稻色”的习俗:“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孛罗”即“孛娄”,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提到:“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日米花。”范成大《吴中节物诗》中也有“拈粉团栾意,熬稃膈膊声”句,诗人自注云:“炒糯谷以卜,俗名孛罗,北人号糯米花。”
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十四“卜谷”的习俗,将糯谷放到锅中爆炒,以谷米爆白多者为吉。
客家人雨水节“占稻色”与吴越民间正月十四“卜谷”,具有同样的民俗意义,甚至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态。正月十四正值雨水节前后,时间上差距不是太远;爆谷所用材料、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收成越好;爆出来的米花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赣南寻乌客家还在雨水节前后的正月十六、十七晚上,以晴、雨来占卜是年早稻的丰歉。谚云:“雨打残灯碗,早禾一把秆;雨打上元宵,早禾压断腰。”就是说,如果雨水节时刻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则那一年早稻一定丰收在望;如果在正月十六、十七交雨水并且下雨,则那一年的早稻收成一定很低,只见稻草(禾秆),不见稻穗。
后来爆糯谷占卜收成的习俗,在大多数地方开始渐渐淡化,并演变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日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人油煎之。”
爆米花即炮谷,赣南客家人多称之为“米炮”,现在已是客家人过年必备的一种应节食物。其中“花”与“发”语音相似,是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玉帝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lil页.、家家户户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