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以哪种鸟类作为婚娶的聘礼 古人用来做婚娶聘礼的鸟类是哪种
导语:现代人结婚,聘礼一般是礼金、电器、家具等等,但在古代,在婚娶的时候,一般都会送一种鸟作为聘礼,这种鸟其实是我们熟知的。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以哪种鸟类作为婚娶的聘礼吗?到底古人用来做婚娶聘礼的鸟类是哪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我国古代以哪种鸟类作为婚娶的聘礼
古代婚娶聘礼鸟类
大雁。聘礼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而提到聘礼就不得不提一物,其名为鸿。及至如今许多地方在男女双方成亲的洞房中都会张贴有“鸿鸾添喜”字样,更有些女方家中会张贴有“鸿喜”、“鸿禧”或“禧”(略去鸿字),此鸿即为大雁。
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被称为礼仪的根基。《礼记·昏义》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
纳彩,向女方家提亲,得到应允后,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古代规定要送大雁。
问名,就是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准备合婚的仪式,也要贽雁而问。
纳吉,就是订婚,在问名后,把占卜、合婚,卜得适合结婚的吉兆通知女方的仪式,也叫“订盟”,是婚礼中关键礼仪。《仪礼·士昏礼》记载:“纳吉用雁,如纳采礼。”
纳征,又称“纳币”,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是成婚阶段的重要仪式。征,是成的意思;币,是所指的财物,成婚礼仪又称为“完聘”,叫“过大礼”。这项仪式是“六礼”中唯一不用雁的仪式。
请期,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就是选定并通告迎娶吉日的礼仪程序,要送雁。
亲迎,是新郎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为正式的婚礼,也要用雁。
古代结婚
上面提到的结婚“六礼”仪式,有五次要用雁,有什么特殊意义呢?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诗中说的就是大雁情。大雁是终身一侣,天涯共飞,是世间最有感情的鸟之一。它最懂乡思,冬去春来,飞行十分有序。古人正是利用雁的这一习性和美誉,才把其作为贽见之礼。
“六礼”中的前五道程序全由父母决断,只有亲迎这一环节,才轮到新郎新娘出场。也就是说“父母之命”是从相亲开始的,男女没有恋爱过程,却希望他们白头到老,用雁无疑是男方家长对女方家长和未来儿媳的一种暗示——按时嫁娶、信守不渝;夫唱妇随,尊卑有序。
相关诗文:
野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哪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吕氏春秋》等。
雁有仁心,是因为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打食为生,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养其老送其终,此为仁者之心。
大雁不仅有仁,更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天空中的雁阵,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阵头都是由老雁引领,壮雁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到老雁前边,这是其礼让恭谦之意。
雁为最难猎获之物,是因为大雁有智,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
所谓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这三种生灵最是敏锐机警,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群雁就会立刻飞到空中躲避,所以不论是猎户还是野兽,都很难轻易接近地上的雁群。
雁之信,则是指野雁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鸿雁和大雁有什么区别?
大雁
唯一区别就是包含范围不同。
大雁是所有雁类的总称,鸿雁属于大雁。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统称。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群的聚合体。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喙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颌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上颌硬角质鞘强大,占了上颌的全部。额部无肉瘤,呈流线型。
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