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什么时候问世 杂交水稻问世时间
导语:杂交水稻是指两种不同的水稻品种杂交产生的另一种不同品种的水稻,而这种水稻品种有着许多的优良特性。杂交水稻的问世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福音。那么,杂交水稻什么时候问世?杂交水稻问世时间是什么时候?今天小编带大家见识下吧,欢迎大家阅读。
杂交水稻什么时候问世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问世的时间是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是水稻品种,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1964年,袁隆平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
1964年,袁隆平率先在我国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袁隆平实现三育配套,育成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杂交水稻配套成功后,1975年冬,国务院就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杂交稻的决定,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于是当时在湖南大地出现了千军万马下海南的动人场景。当年在全国多点示范的面积达5600多亩(1亩=1/15公顷),1976年示范推广的面积就高达208万亩。
1976年至1988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的面积为12.56亿亩,累计增产水稻1000亿千克以上,仅1987年,杂交水稻增收的粮食就达150亿千克,而当时辽宁省一年的粮食产量也只有127亿千克。
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 Beache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
1986年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观点,经6年艰难攻关,与研究人员成功地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
杂交水稻图片
籼型杂交水稻的制种技术
隔离区的选择
杂交水稻制种和亲本繁殖都要求在隔离的条件下进行。根据各地情况,可采用空间隔离,即在制种田周围100m内,除父本外不得种植其它水稻品种;周围如种植粳稻,隔离应在200m以上,也可采用自然屏障,如山岭、村庄、河坝等,母本不得授非父本花粉。
计算
同的制种组合,父母本播期各有差异。因此,在播前应严格掌握父母本的生育期,确定各自的播期,保证父母本双方花期相遇,才能授粉良好,获得高产。一般说,父母本同时始穗为最合适,为延长授粉时间,加大花粉量,父本以二期播种为最好。
确定
父母本的种植比例要考虑父本有足够的花粉量,保证母本授粉良好,又要争取母本有较大的面积,以增加种子产量。在生产实践中,父母本的移栽行比,一般采用2:14~16,东西行向。株距:父本13.3×33.3cm;母本10~13.3cm,父母本均双本栽插。一、二期父本各一行,每亩父本0.34万穴,母本0.363万穴。制种时,保证母本播后形成足穗。
水稻
花期预测及调整
在水肥管理的同时,应考虑到父母本花期相遇问题。由于大田会遇到各种问题,调整花期措施应因田而异,不能千篇一律,调整花期应越早越好,争取主动。(一)花期预测从倒三叶出现前开始取样检查,每次取10~20穴整丛剥查。也可根据叶龄指数法在前期及早进行花期预测。幼穗分化共分8期,各期标准为:一期看不见、二期苞毛现、三期毛茸茸、四期粒粒现、五期颖壳分、六期粒半长、七期穗转绿、八期穗出现。尽管不同的组合,前期幼穗分化有快慢之分,进入四、五期后要保持同期,确保父母本同期抽穗。(二)花期调整花期调整应越早越好,可采用三种方法调整,花期相差3天以内,可用“920”调整。如果花期相差过大,可以采取促的方法结合“920”进行调整。对发育过慢的亲本,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100~150g、对水30~40kg,可促进早抽穗1~2天。还可对父本采取旱控水促措施,能推迟或提早抽穗3天左右。
去杂保纯
纯度是杂交种的生命,从穗田到收获前,要多次进行田间去杂,把与父母本不同颜色,不同株型,不同熟期,过高过矮的杂株,变异株及时拔除,尤其是见穗3℃以前去杂,是生产出高纯度种子的关键。同时,收、运、脱、晒等过程中,要有专场,专用脱粒设备及贮藏设备,严防机械混杂。
适时收获
由于制种田母本属异花授粉,稻粒间成熟度差异很大,若收获过早,易造成秕粒增多,粒重下降,进而影响产量。因此,应等大部分稻种黄熟,其余大半饱时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