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的一生几年几代几个阶段 萤火虫一生经历多少个阶段

2024-11-24 18:59:46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是忽明忽暗的亮着就像天上的星星,让人越看越喜爱。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萤火虫的一生几年几代几个阶段?萤火虫一生经历多少个阶段?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萤火虫的一生几年几代几个阶段

萤火虫

  萤火虫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能发光,可谓“闪亮一生”。它们往往一年一代,寿命最多只有一年。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先要经历20天左右的卵期,再经历10个月左右的幼虫时期,7天化蛹后成虫,享受最后也是最亮的7到10天的生命。

  萤火虫的躯体后部有一个发光器,由数千个细胞组成发光层,这种细胞中存在两种发光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荧光素酶和三磷酸腺苷结合,在氧气的作用下,放出荧光。对于萤火虫幼虫而言,发光是用来警示和防御的,但对成虫来说,发光的意义在于谈情说爱。

  这些成虫没有听力,发光的节律就是它们的语言。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节律完全不同,因而不存在“杂交”的可能。同种的雄虫和雌虫一番恩爱后,雄虫会独自飞进草丛,再与其他同种雌虫交配2至3次,耗尽体力而死。而雌虫在完成“产卵”这一大任务后,也走到生命尽头。事实上,雌虫产下的200至300枚卵中,最后能成活的往往只有2到3只。

  萤火虫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前者居多。陆栖萤火虫多栖于植被茂盛、相对湿润的地方,水栖萤火虫则对环境要求更高,不能有水污染,也不能有光污染。它们的出行也很有规律。多数萤火虫白天就在草丛中休养生息,待到夜幕降临,就能一展光芒了。

  萤火虫图

  消失的萤火虫:用商业模式拯救

  萤火虫是非常直观的生态系统指示生物,很多人小时候在稻田里看到过萤火虫,但现在是几乎不可能了。原因之一是农药的使用。为了对付稻田中的二化螟和稻飞虱,人们喷洒了过量的农药,导致害虫产生了抗药性,活了下来,而它们的天敌和萤火虫却无辜中招死亡。

  另外一个伤害来自光污染。萤火虫的光通常是冷艳的黄绿色,在黑夜中穿透力很强,所以萤火虫白天休息,晚上求偶,但各种人造照明设备的出现,对它们影响极大。原本在蛰伏一个白天后,萤火虫会随着夜色出动,但是宛若白昼的灯光干扰了它们的判断,它们误以为黑夜还未到来,从而错失求偶时间。短短两周内,不能成功找到配偶,萤火虫的繁衍就成了问题。

  对幼虫来说,明亮的灯光同样危险。幼虫在夜晚发光能警告企图攻击它们的侵略者,但是灯光让它们丧失了防卫的本能,使之更易受到伤害。十几年前,人造照明设备普遍安装在城市,农村使用的并不多,所以还有不少农村可以看到萤火虫飞舞的情景。但是,近年来农村发展迅速,水泥路代替了土路,还安装了LED路灯,萤火虫只得躲进深山。即便如此,它们的生活依然躲不开灯光的威胁——深山也被开发成了景区。景观灯在夜晚驱逐着萤火虫,它们只能往更黑暗的缝隙里钻,而那里有蜘蛛网在等待着它们。

  萤火虫图片

  极端天气会影响萤火虫的生存状况

  在萤火虫的求偶季,出现连续降雨,雨水过量,雄性萤火虫寻找配偶受阻,无法成功寻觅到配偶,将导致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干旱同样影响萤火虫的繁衍,尤其对水栖萤火虫的影响最大。水栖萤火虫一般在5月~8月交配,随后产卵,经过20天,孵化出幼虫,幼虫钻入水中捕食淡水螺。但是一场大旱就会让它们种群灭绝。

  2011年,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中心区域水体面积锐减六成,“千湖之省”湖北的千条河沟干涸见底,萤火虫难逃厄运。长时间的干旱出现时,萤火虫幼虫即使钻到了湿润的泥土深处,也会很快死亡。在武汉郊区的江夏红旗村,原有一大片绵延的稻田,稻田中生存着两种珍稀的水栖萤火虫——雷氏萤和武汉萤。干旱来袭时,土地开裂,农民无法插秧,原先在湿润泥土中越冬的雷氏萤和武汉萤尽数死亡。2012年,人们再次回到红旗村那片稻田时,已经见不到一只水栖萤火虫的成虫,可见干旱对水栖萤火虫的影响是致命的。

  商业捕捉同样会对萤火虫造成直观的伤害。隋炀帝夜游山川放飞萤火虫,形成了“光遍岩谷”的壮观景象。现代商家也竞相效仿,举行大规模萤火虫放飞活动。这样的行为除了导致大量萤火虫个体死亡外,还可能干扰本地萤火虫的种群,并对蜗牛等软体动物产生影响。

  虽然有萤火虫死于商业,但是现阶段保护萤火虫又得益于商业,比如发展生态赏萤、建造萤火虫科普馆、培训生态导游、保护萤火虫栖息地等,如此一来,既让公众欣赏到自由飞行的美丽萤火虫,又能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实现保护萤火虫的目的。可见商业模式对于萤火虫保护并非一无是处。期待经过多方努力,萤火虫的栖息地不会一退再退,萤火美景不只是出现在回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