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逆天”工程,“移山填海”打造世界最大海上机场,机场命名引发热议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拥有许多世界级工程,如三峡、港珠澳大桥等。但我国早国际机场建设总体规模仍然不足,仅排在世界第14位。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贸易大国,中国的客流量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机场吞吐量十分庞大,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大连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除了已经投入使用的周水子国际机场外,还有一座国际机场将从海上拔地而起。
大连机场作为东北地区的龙头城市,几年前旅客吞吐量就超过千万人次,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15位。目前大连的国际机场是周水子国际机场。
这个机场始建于1927年,由日本人进行管理,在战败投降后,苏联空军接管了一段时间。1955年作为军用机场正式移交给中国,直到1973年周水子机场才改为民用机场。
但是由于旅客吞吐量的迅速增加,机场已经超负荷了。后来,又规划了一个海上国际机场。据了解,机场一期工程造价将达到263亿元,一旦建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
大连新规划的国际机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毗邻周水子国际机场,距市中心仅23公里。
该项目于2012年11月正式定型,预计在10-15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也就是说即将完工。工程采用远离海岸的填海造地方案,对长宽和总体面积都有了详细的规划。
填海,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土填满近岸,创造出延伸的土地。这种方法是由岛国日本发明的。
他们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机场关西机场,是日本在与海洋竞争的情况下,用了5年时间,用1.8亿立方米的泥土填满了5.11平方公里的土地,才建成的。
而我国新的国际机场,规划面积是关西机场的4倍。它还超过我国香港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机场。
因此,项目前期的土地量是巨大的,这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填海造地,预计将增加20.87平方公里的机场建设用地,这几乎相当于在海面上凭空创造一个小城市。
初步规划中,4条跑道长约3600米,航站楼总面积在50万平方米左右。人工岛整体布局为长方形样式。
一期建成后,每年可满载3100万人次,平均三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飞。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A380空中客车也可以轻松降落在这个机场。
从长远来看,到2050年,再建设2条3000米跑道,航站楼面积9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53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在海上建设机场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也是中国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建设,建设过程自然需要很多考虑。
之所以将机场选址在金州湾附近海域,主要是由于该海域净空环境良好,盛行风向对飞机起飞有利。
建设前土地复垦本身就是一项相当大的工程,已耗资165亿元,相当于总投资的一半。
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周边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态不受破坏,又要考虑人工岛的承载能力,确定机场建设方向。
在新机场建成之前,大连的有关部门还向社会征集名字,希望这个名称能够准确传达机场的定位。
经过仔细考虑,专家们推荐了10个备选名称,包括金州湾、明珠、鲲鹏等。他们希望新机场的名字能够代表大连的魅力和活力,便于记忆和搜索。最后定下了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