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的温度标准 进入冬天的气候特点

2024-11-24 22:42:39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读:想必大家都清楚,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这些使得我国气候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学习一下进入冬季的温度标准是什么?进入冬天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

冬季

  进入冬季的温度标准

  进入冬季的温度标准是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后,第1天是入冬之日。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冬季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

  冬季在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按气象意义划分,在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6、7、8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标准说是5月21日~8月22日;在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12、1、2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标准说是11月21日~2月18日。按节气意义划分,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

冬天

  进入冬天的气候特点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北方的冬天,室外温度会达到零下10-20℃,寒冷的冬季会导致河水结冰。冬天相较夏天的特点是昼短夜长,冬至之日是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

  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三九天”之前一般不会很冷。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是"三九天"。自冬至节气起,开始进入“三九天”,强冷空气南下频繁,气温骤降,天气寒冷。所以,冬季真正寒冷的天气是在冬至后。

  雪是北方冬季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冬季大雪节气的雪通常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其原因主要是小雪节气在前,气温高,空气中的水汽总量比大雪节气大,下大雪的可能性也越大。实际上,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不是“小雪大雪”,也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的雨水节气。

冬季天气

  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季风区,我国季风区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多数地区都受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海南地区、台湾地区和云贵高原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比较小。

  东亚季风的活动及其异常显着地影响着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状况及旱涝与冷害的发生。

  ①季风气候的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雨季容易形成洪灾,旱季容易形成旱灾。季风气候会使得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②夏季风比较强,会使得我国雨带北移,容易形成北涝南旱的现象;夏季风比较弱时情况相反。

  ③冬季风比较强时,容易产生寒潮、沙尘暴、霜冻等灾害性天气。

  季风的分类

  冬季风:亚洲冬季风发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由大陆吹向海洋,通常由干冷的极低大陆气团组成,其特点是寒冷干燥。

  夏季风:亚洲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由海洋吹向大陆,通常由暖湿带海洋气团或赤道海洋气团组成,其特点是温暖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