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活动引起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真的很大吗

2024-11-25 12:37:18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火山活动作为地球上一种重要的地质现象,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在无形中影响着大气透明度的变化。通过深入研究火山活动释放的火山颗粒物质对大气的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大气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人类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那么下面就去看看火山活动引起大气透明度的变化和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真的很大吗?

火山活动引起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火山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强弱要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强喷出的火山尘和硫酸气溶胶能喷入平流层,由于不会受雨水冲刷跌落,它们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据分析火山尘在高空停留的时间一般只有几个月,而硫酸气溶胶则可形成火山云在平流层飘浮数年,能长时间对地面产生净冷却效应。据历史记载1815年4月初Tambora火山(8.25°S,118.0°E)爆发时,500km内有三天不见天日,各方面估计喷出的固体物质可达100—300km3.大量浓烟云长期环绕平流层漂浮,显著减弱太阳辐射,欧美各国在1816年普遍出现了“无复之年”。据Bryson(1977)估计,当年整个北半球中纬度气温平均比常年偏低1℃左右。在英格兰夏季气温偏低3℃,在加拿大6月即开始下雪。再从我国华东沿海各省近500年历史气候资料中可见,在1817年六月廿九日(阳历8月11日)赣北彭泽(29.9°N,116.0°E)见雪,木棉多冻伤。皖南东至县(30.1°N,117.0°E)在同年七月二日(阳历8月14日)降雨雪,平地寸许。在我国中部夏季有两处以上出现霜雪记载的这类严重冷夏在1500—1865年间竟有35年。这说明“六月雪”是确有其事的,它们绝大多数出现在大火山爆发后的两年间。

20世纪以来,火山强烈喷发后,太阳直接辐射(Q)的减弱有实测记录可稽。例如:①Santa-Maria火山(14.8°N,91.6°W1902年)1903年Q比1902年下降15%;155.2°W,1912年),1912到1913年Q下降11%;③St-Helen火山(46.2°N,122.2°W,1980年)1980年我国5站Q下降15%;④El-Chicho'n火山(17.3°N,93.2°W,1982年)在1982—1983年冬使我国日本和夏威夷的Q值分别下降20%左右。

火山

1991年6月菲律宾Pinatubo火山爆发是近80年来最强的一次。这次爆发后其气溶胶光学厚度对1989—1990年平均值的距平。可以看出,在热带(20°S—30°N)在火山爆发后3个月后气溶胶厚度达到峰值,直到1993年5月(亦即约两年后)恢复到正常。南北半球中纬度(40°—80°N,40°—60°S)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峰值出现较晚,但均在春夏之际。显然,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大,太阳辐射削弱的程度亦增大。有资料证明1992年4—10月北半球两个大陆气温距平在—0.5——1.0℃之间。1990和1991年曾经是近百年来最暖的两年,但1992年全球平均下降了0.2℃,北半球下降0.4℃。不少学者认为,这主要是Pinatubo爆发的影响。

火山爆发呈现着周期性的变化,历史上寒冷时期往往同火山爆发次数多、强度大的活跃时期有关。Baldwin等(1976)指出,火山活动的加强可能是小冰期以至最近一次大冰期出现的重要原因。Bray(1977)则指出,过去200万年间几乎每次冰期的建立和急剧变冷都和大规模火山爆发有关。例如在1912年以前的150年,北半球火山爆发较频,所以气候相对地比较寒冷。1912年以后至20世纪4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很少,大气混浊度减小,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温暖时期。

火山活动的这种“阳伞效应”是影响地球上各种空间尺度范围为时数年以上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

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真的很大吗

火山喷发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火山喷发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与水蒸汽在高空中相遇形成硫酸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在大气层中停留数年。它们会反射太阳光,使大气中的热量减少,从而导致地球变得寒冷。这种现象被称为火山冬天效应。历史上一些大规模火山喷发,如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喷发,引发了全球气候异常寒冷的“无夏年”。

气候事件和火山喷发的关联 科学研究表明,火山喷发和气候事件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大规模火山喷发会释放出数以百万吨计的火山灰和气体,这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火山喷发后释放的气体和颗粒物会遮挡太阳光,导致地球变暗和降温。这可能引发一系列气候事件,如干旱、海洋表面温度下降、降水模式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