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城市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措施 城市建设适应气候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2024-11-24 19:02:09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城市建设适应气候变化包括哪些方面?其实在增强城市适应能力方面,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例如,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绿色生态空间,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整体适应能力,下面就去看看增强城市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措施吧!

增强城市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措施

城市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AR6)第六章“城市、人居环境和关键基础设施”评估了目前及未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城市的影响和风险,探讨了城市适应和减缓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城市如何面向“气候韧性(恢复力)的发展”路径。其重点在于回顾全球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出可供城市决策者参考的行动和路径。报告中的案例和经验对我国城市适应和应对气候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目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和关键基础设施涉及能源、水、食物、交通、健康、污水处理、通信系统等诸多方面,并对包括文化、资金、社会保护、社区、健康、教育、政策体系等社会基础设施,绿地、自然空间等自然基础设施,以及灰色/工程基础设施产生影响。因此,适应途径也围绕上述三大基础设施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表示,报告中提到的“城市聚居区”是指城市及小城镇,目前全球有近半数人口居住在规模为2万人以上的城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大多数城市地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人口和财产风险呈显著增加趋势,居住在经济和社会边缘化城市社区的气候影响最为显著,居住在气候变化影响高暴露城市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城市社区气候适应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从全球来看,关键基础设施体系和城市扩张都是催生风险和潜在气候行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城市地区与气候变化具有交互影响机制,具体而言,城市主要致灾因子体现在极端气温、热岛效应、城市洪水、海平面上升、缺水、水安全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风险、基础设施损毁、健康风险等。

报告对适应路径进行了评估,认为目前各大洲城市广泛存在适应赤字,未来脆弱城市区域、群体、领域尤其要加强当前适应能力,推进适应规划,挖掘适应潜能;从社会基础设施、自然基础设施以及灰色/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提出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适应性社会保障、应急和灾害风险管理、气候韧性健康体系,调节气温、空气质量、雨污径流、防洪、水管理和食物安全,加强城市建筑设计、信息和通信技术、能源、交通、水处理、洪水及海岸管理等应对路径。报告还指出,部分适应行动和能力建设过程中也会带来新的风险。针对与城市化、基础设施相关的复合与连锁风险,提出加强综合适应路径,包括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

报告全面梳理了近年来全球城市推进气候适应性的经验做法,发现在适应规划和行动中,地方政府是重要的主导者,个体和家庭很难独立应对日益极端的气候风险,需要政府、社区、企业相关主体共同应对。该报告还分享了城市韧性长官、宜可城(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碳40、全球市长盟约项目等全球适应网络为城市适应能力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平台,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球城市气候适应的探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推进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加强适应行动。对此,郑艳表示,我国的气候适应应当充分考虑国情特点和地方发展需求,注重低碳发展和气候恢复力相结合,走绿色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路。

城市

城市建设适应气候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强化。这包括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能源等设施。措施可能包括提升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对极端天气的防护能力,确保在条件下生命线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利用。通过增强生态系统来提升人居环境的适应性和宜居性。例如,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气候适应解决方案来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灾害能力的提升。这包括防范和应对高温和城市洪涝灾害、城市用水匮乏和水安全问题、以及寒潮、大风、野火和空气污染等其他多样化的灾害。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对抗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等灾害,提升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例如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防灾减灾智慧管理平台,提高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通过减少硬化路面等方式,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收和释放能力,减少城市内涝。

气候友好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可能包括低碳交通、可再生能源设施、高效节能建筑等,以减少城市的碳足迹。

气候风险管理和规划。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影响。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