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西北最坚韧的堡垒,屹立千年
嘉峪关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西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它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而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历史上,嘉峪关一直是中外文化和商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汉朝时期,嘉峪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是连接中国和西域的必经之路。在唐代,嘉峪关更是繁荣昌盛,成为汉族和各族人民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场所。
明清时期,嘉峪关成为军事重地,曾经多次被用于抵御外敌入侵。
在明代,嘉峪关曾被兀术领导的蒙古军队攻占,但被明军在著名的“嘉峪关保卫战”中成功夺回。在元朝时期,嘉峪关也成为了抵御蒙古铁骑的重要防线。明朝时期,明朝官员郑和在此地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加强了嘉峪关的军事防御能力。在清朝时期,嘉峪关成为了清朝镇守西北边疆的重要军事要塞。
除了军事和商贸意义之外,嘉峪关还因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吸引着众多游客。嘉峪关周围的景点如雄关漫道、天山大峡谷、鸣沙山、月牙泉等都是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嘉峪关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是因为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军事价值的重要性。嘉峪关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嘉峪关的位置难以攻陷,可以很好地守卫中原和西北边疆,因此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外军队争夺的焦点。嘉峪关的历史和地理位置都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标,也成为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