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森林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导语: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贪婪是导致森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现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对木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大片森林被疯狂砍伐,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森林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吧!
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森林环境
由于森林环境问题与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是相互关联的,这种相互联系意味着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基本相同。
的恶化,有历史的原因,也受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人类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导致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和管理上的混乱,则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下面以中国为例来论述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开发历史长,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今天的生态环境是历史塑造的。目前我国一些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覆盖率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大面积的土地沙化等,都是长期的历史开发过程中形成的。
我国历史上曾是多林的国家。在太古时代,森林覆盖率估计为49%,东北、四川和云南地区高达80%~90%,直至清初,森林覆盖率还有26%。从18世纪初到解放前的200多年间,我国森林资源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这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垦殖时间长,规模大;战火频繁,修边筑塞;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帝国主义的掠夺。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勤劳、智慧,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和古迹是令人自豪的。然而,几千年的开发史所造成的森林覆盖率低、严重水土流失和大片的沙漠化土地,则是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所在,也正是今后的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的客观现实。
(二)人口增长快,生态环境压力大
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
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排放废物;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
人口增长快,地区分布不均,人口素质差,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1.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我国拥有(9.6×108)hm2土地,可供农、林、牧的面积(4.4×108)hm2.人均不足0.4hm2.不足世界人均2.2hm2的五分之一;耕地面积为(1.3×108)hm2.人均不足0.13hm2.比世界人均耕地少得多。由于人口地理分布不均,全国有九个省市人均耕地不到0.07hm2.浙江省人均耕地只有0.05hm2.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缩减。
在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增长已经超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所能承载的限度。例如: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自1949年至1984年,总数增长2.29倍,年递增率达3.49%,大大超过同期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人均粮食由1949年的430kg下降到1984年的234kg。人口的发展完全抵销了经济的增长。又如,甘肃中部18个干旱、半干旱县,人口密度达82人/km2.其中秦安县高达281.9人/km2.按国际上通行的人口密度标准,干旱地区合理密度为7人/km2.半干旱地区25人/km2.上述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大大超过了标准值。虽东南沿海自然条件较好,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口剧增导致村舍相连,农田骤减,人地矛盾在一些地区已相当尖锐,不少农村已无地可耕。
2.人口对资源的冲击。从全球来说,资源问题是紧迫的,而我国的情况则更加紧迫。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人口多,对资源的需求大,直接增加了对资源的压力和冲击。就人均水平来说,我国很多资源和生活物资消费水平均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与资源富饶国家相比就更低。
人口增长,造成粮食和能源压力过大,迫使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从而造成植被破坏,生态失调,水土流失,灾害加重,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更加紧缺,生产条件恶化,粮食产量难以上去。这样便不可避免地陷入“越多(人口)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恶性循环的深渊。
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去,文化水平低,环境意识低下,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的巨大冲击和破坏。我国某些地区流行的“要想富,去砍树”的经营思想;经常见诸报端的“炸鱼、电鱼”等野蛮捕鱼手段;广西、东北等地专营野味“餐馆”的出现和发展;贸易部门收购和出口珍稀野生生物产品;云南某地将一片千姿百态的石林粉碎作建筑材料出售等,都是由于环境意识低下造成的对资源破坏的例证。
3.人口与环境的污染。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不高,而环境污染却已相当严重。这与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准下,资源的消耗与人口成正比,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降低资源的消耗,而生活水准的提高则会增加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是在资源消耗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的利用与过多地消耗资源必然带来严重的污染。而这又与人口多、人口素质差直接相关。这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口剧增,密度提高,还会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和蔓延。人体本身也可以说是一个污染源。一个人每天要吸进0.75kg氧气,呼出0.9kg二氧化碳,人体从呼吸道排出的代谢物含有400多种化学物质。人的粪便中有1/3的微生物菌体,1个成年人24小时内排出的微生物有400亿个。人体相当于500W灯泡的热量,人口密集在一起,也会产生“热污染”。
森林环境
(三)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
1.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工程建设忽视生态效应。生态环境的首要特点是其整体性,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个环境要素乃至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协同一致。当人们在某一地域进行开发和工程建设时,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往往造成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后果,有些影响往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看出。我国是人均水资源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蓄水保水、调控径流是一项长期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解放后,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仅水库就修筑了8.6万多座,水利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生态观点,单纯强调工程蓄水,忽视植被的蓄水保水、调节径流的作用,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些工程违背了生态规律,不仅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也影响了工程的效益。例如,位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罗布泊,原是一片绿洲。20世纪60年代以后,塔里木河上游垦田用水,使罗布泊水量大大减少,后来又修了大西海子水库,把塔里木河完全切断,致使罗布泊整个干涸,下游大片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沙化面积扩大。
2.对生态环境的区域性认识不足,开发活动搞“一刀切”。生态环境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区域性,这在我国尤为明显。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为复杂多样的国家,南方和北方,山地和平原,高原和丘陵,内地和沿海等地理条件、光热特点、雨量情况、资源类型大为不同。这种情况造就了我国不同地区各自的资源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潜在的物质基础,但也给合理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过去,我们长期对生态环境的这种区域特性认识不足,不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普遍推行单一经济,处处强调粮食自给,因而导致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围湖造田。这不仅没有发挥资源优势,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干旱地区的生态特点是自然条件差,生物量少,生物种类多样性低,土地肥力不高,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平衡非常脆弱,其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由于对这种生态系统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错误口号冲击下,盲目开垦,不仅未能生产多少粮食,还造成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解放后被开垦的草原面积约达(2667×104)hm2.其中有1/3左右已失掉土地生产力,变成了沙漠。例如,河北省坝上草原的张北、沽源、康保、尚义四县,原有草原(80×104)hm2.由于滥垦破坏,现仅剩下草原约(13.3×104)hm2.草原减少,过度放牧,使草原退化严重,致使牲畜下降,1979年比1955年牛的数量下降50%,羊的数量下降29%。
我国是多山的国家,有很多高大山脉,具有很多特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如不认识这种特异性,一味滥砍乱伐,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
3.对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重用轻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利用的基础上。资源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前者是用一点少一点,直到用完为止。后者则具有两重性:若不加抚育,无限制开发,就会衰竭,变成不可再生资源;如果用养结合,就可不断再生,永续利用。
可再生资源的价值分为现实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资源的价值由潜在转化为现实总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而由少到多地一步步扩展,逐渐趋于完善。例如,森林的使用价值,在原始社会,一方面向人类提供生存栖居地和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因藏匿毒蛇猛兽而有害于人类;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以提供能源、建材和劳动工具为特征表现;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则主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在现代社会,森林的价值已由过去单一的生物产品生产使用价值,扩展为包括森林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在内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其潜在使用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森林一样,草原除了向社会提供肉、毛、皮等畜产品外,还起着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我们在对可再生资源的认识上,过多地注重现实使用价值,而忽视对其潜在使用价值的保护。反映在开发利用上,重用轻养,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观点,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为局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当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发生矛盾时,总是让生态让位于经济。只有保护养育资源,按各自的生态规律去开发利用,才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许多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正是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其价值,违背生态规律,实行野蛮征服的结果。
生态涉及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人类活动干预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有些工程项目,只顾近期或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认真考虑其生态效益,违背了生态规律,结果受到了惩罚。虽曾多次编制环境规划,但主要是就污染论污染,没有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方式、技术路线、城乡布局、产业结构、经营体制等统盘考虑经济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于是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发生。教训是深刻的,必须引以为戒。
(四)法制不健全,部门分割,管理混乱
科学管理是使现代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化的根本手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管理更具有特殊意义。我国在污染控制的管理方面虽然已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存在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尤其在生态环境的管理方面,可以说是很不完善。这亦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立法不健全,法治不够;部门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
森林环境
(五)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
人与环境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在远古时代,人是环境的掠夺者;在农业社会,人是环境的利用者;在工业社会,人是环境的创造者;正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今天,人成了环境的协调者。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沿用的生产技术在不断发展,旧的被淘汰,新的产生出来,总是朝着投入少产出多的方向发展。而我国至今仍有不少部门和地区沿用着陈旧的技术,原料的消耗高,成品产出少,这极不适应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的客观现实。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与这种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水平不高。在农业生产中,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未完全摆脱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局面。农耕技术和经营水平不高,进步不大,未能普遍建立起稳定、高效、高产、低耕的农业生态系统。有些地方甚至沿用极为落后的刀耕火种方式。因经营粗放,使土壤质量退化,土地生物量减少,于是不得不扩大耕地或过度耕作,继而又加剧了土壤退化过程,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农村能源紧缺,目前生物能约占农村总能耗的68%。由于利用方式落后,99%采取直接燃烧方式,又多为旧式炉灶,热能利用率只有10%~13%。现在,虽然已研制出一些经济有效的节柴灶,热效率达20%~30%,但还未全面推广,薪炭林的营造也因尚需调整政策而未广泛展开,使为获得能源而导致的植被破坏、土壤退化问题继续存在。
2.林业生产建设科技含量不高。一些重大生产建设还没有建立在充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重视经济规律和重视自然规律都不够。森林采伐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使一些地方资源枯竭,而另一些地方则是过熟林自然枯损。在林木加工上,浪费惊人。在造林方面,重视适地适树等造林技术不够,轻视管护,从而影响成活率、保存率、成林率及成材率。
3.工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不少工厂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少技术仍然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再加上管理混乱,跑冒滴漏严重,因而资源的利用率低,废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当前,全球性的森林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幸运的是,人类对森林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也愈来愈深。环境科学的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经济观和生活习俗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将成为新文明的先锋。
人类社会与森林环境协调发展将最终实现人类及森林的持续发展。
森林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面积减少。由于过度采伐和开发,许多地区的森林面积逐年减少。
植被多样性下降。森林破坏导致物种栖息地丧失,进而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森林质量下降。不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缺乏有效的森林管理措施导致森林质量下降。
森林火灾和病虫害。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对森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缺乏有效的监测和保护措施。包括监测技术落后、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限制了森林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公众意识不足。社会公众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森林环境的自觉性。
管理监督不力。对森林资源管护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破坏林地行为时有发生。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立法保护、提高公众意识、改进监测技术、增加资金投入等措施来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