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环境的影响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
导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呢?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森林本身,更是为了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通过合理的林业规划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森林砍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下面就去看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环境的影响
森林环境
在世界的变化中,人工林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年人工林大都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现在向南转移,大面积人工林分布在巴西、智利、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其他许多热带国家中发展。仅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的10年中每年营造(25×104)hm2的人工林。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3300×104)hm2.居世界第一位。
虽然人工林的总和占全球森林面积的比重不大,但它们的影响可能是很深远的。有人估计,由于人工林每公顷年生长量可达10~20m3.营造(1~2)×108hm2就约占世界郁闭林面积的3.5%~7%。同时,还可以减轻人们对天然林的索取压力。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从1978年起,政府耗巨资先后启动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工程规划总面积(705.6×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73.5%。20年来,全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森林环境有着非常积极的正面影响。表现在:
1.增加了森林,保护了水土资源。我国建设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黄河、珠江、辽河、淮河及太湖流域防护林,平原地区和太行山绿化以及荒漠化防治等十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5212×104)hm2.其中人工造林(3379×104)hm2.飞机播种造林(420×104)hm2.封山(沙)育林(草)(1413×104)hm2.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1×108)t。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20年来共造林(2699.4×104)hm2.森林覆盖率从5.05%提高到9%,工程区内约有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104)hm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从1989年启动以来,共完成造林(457×104)hm2.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9%提高到25%,已有100多个县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控制。京津周围绿化工程自1986年启动以来,共造林(192×104)hm2.项目区50个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初步遏制,昔日被泥沙淤积的河床开始刷深,干枯多年的小溪又恢复了清流,一些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又开始在林区出现。
2.保护并改良了土壤,减少了土壤侵蚀。据四川省中部37个长防林工程县的调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自1989年启动以来,37个县的森林覆盖率从14.38%提高到27.6%,水土流失面积从(356×104)hm2下降到(218×104)hm2.年土壤侵蚀量从(1.8×108)t下降到(0.91×108)t,土壤侵蚀模数从5051t/(km2·a)下降到4188t/(km2·a)。可见,森林保护土壤的效能相当显著。山西昕水河流域位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0年来植树造林(36×104)hm2.森林覆盖率从6%提高到36.5%,土壤侵蚀模数由7175t/(km2·a)下降到3226t/(km2·a)。
3.减少了河川输沙量和泥沙淤积,增加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陕西省20个长防林工程县自1989年启动以来,共营造林(115.6×104)hm2.森林覆盖率从36%提高到46.7%,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00×104)hm2.进入江河的输沙量从(7513×104)t/a减少到(5100×104)t/a,每年减少输沙量(2413×104)t。京津周围地区绿化工程自1986年启动以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河库泥沙淤积明显减轻,北京的官厅水库入库泥沙量由工程初期每年的(899×104)t减少到(235×104)t。
森林环境
4.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率,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山西大宁县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20年来造林(36×104)hm2.提高森林覆盖率20个百分点,64%的荒山荒坡实现了绿化,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6%,洪涝等灾害发生率从70年代的年均3次减少到0.87次。湖南省浏阳河流域多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结果表明,麻阳、芷江、怀化和靖江森林覆盖率分别为34.2%、36.4%、47.6%和55%,多年旱灾发生次数分别为22、21、14和9次,洪灾发生次数为36、22、13和1次。可见,森林覆盖率越高,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越小。
5.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粮食稳产高收。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了神州大地上的绿色屏障,特别是平原绿化工程已累计完成营造林近(2000×104)hm2.使(3400×104)hm2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减轻了风沙、干热风、寒露风、昆虫等对农作物的危害,增加了粮食产量约10%~25%,为粮食高产稳产作出了贡献。同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缓解了农村燃料、饲料、木材不足的矛盾,增加农作物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
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及规划技术。
立地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为基础的造林技术。
水土保持林体系空间配置、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
水源保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
复合农林业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
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
抗逆性植物材料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
低效能防护林改造复壮技术。
森林病虫鼠害及火灾控制技术。
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与效益监测、评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