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湿度是什么意思 相对湿度和湿度的区别
导语:相对湿度是什么意思?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饱和时所含水蒸气质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而且它是描述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重要指标,对人类生活、健康、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下面就一起去看看相对湿度和湿度的区别吧!
相对湿度是什么意思
空气
最熟悉的也最容易被误解的描述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名词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与在这一温度(和压力)时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所以,相对湿度表示的是空气接近饱和状况的程度而不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每千克饱和空气中含有水汽20克,如果某天的温度为25℃,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10克/千克,则相对湿度就表示为10/20或50%;如果空气中在25℃时的水汽含量是20克/千克,相对是度就是20/20或100%。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达到饱和。
相对湿度如何变化?
因为相对湿度是以空气实际水汽含量和饱和状态下的水汽含量为基础确定的,所以可以改变两个量中的任何一个来改变相对湿度。当水汽进入或离开空气时水汽压发生变化;空气的饱和水汽量是温度的函数,相对湿度随温度变化。
加入或除去水分注意到,当水汽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中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将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相对湿度100%)为止。如果继续向饱和的空气中加入水汽会怎么样呢?相对湿度会超过100%吗?通常这一情况不会发生,多余的水汽会凝结成液态水。用热水淋浴时可能会经历这样的情况:水离开淋浴龙头时,是由非常活跃(热)的水分子组成的,这说明其蒸发率很高,在你不断冲浴时,蒸发过程连续不断地将水汽加入到未饱和的浴室中。如果你用热水淋浴的时间足够长,那么空气最终会达到饱和,过剩的水汽开始凝结到镜子、窗户、瓷砖或室内其他物体的表面上。
在自然界中,水分进入空气的主要途径是海洋的蒸发,但是植物、和较小的水体也有部分贡献。与在淋浴时不同,水汽进入空气的自然过程一般不会那么快地直接使空气饱和。唯一的例外是,寒冷的冬天呼吸时能“看到你呼吸”的现象——从肺部呼出的热的湿汽与冷空气混合。这时,呼出的水分可以使外面极小量的冷空气迅速饱和而产生微小的“云”,几乎在“云”形成的同时,它就与周围的冷空气混合并蒸发了。
随温度变化影响相对湿度的第二个条件是空气温度。注意在空气温度20℃时每千克空气中的水汽是7克,相对湿度是50%。烧瓶从20℃冷却到10℃时,相对湿度从50%增加到10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水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导致了相对湿度升高。但是,不能由此假定在达到饱和的那一刻冷却就停止了。那么在达到饱和以后继续降温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解释了这种情况。当烧瓶冷却到0℃时,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此时每千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3.5克。因为烧瓶内开始有7克水汽,3.5克水汽形成液态水滴附着在烧瓶壁上,同时瓶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100%。这就引出一个重要概念。当空气冷却到饱和温度以下时,部分水汽就会形成云。
因为云是由液态水滴组成的,这部分水分就不再属于空气中水汽的一部分。烧瓶被加热到35℃,从表4.1可以知道在35℃时饱和状况下每千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35克。结果是,当空气从20℃加热到35℃温度时,相对湿度将从7/14(50%)降到7/35(20%)。我们可以将温度对相对湿度的作用归纳如下: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保持不变时,温度降低会使相对湿度升高;相反,温度升高则使相对湿度降低。
空气
相对湿度的自然变化
在自然条件下,有三种主要形式的空气温度变化(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引起相对湿度变化:
(1)温度的日变化(白天与夜间温度的差异);
(2)空气从一地水平运动到另一地引起的温度变化(平流);
(3)大气中空气的垂直运动引起的温度变化(对流)。这三种过程中的第一种变化(日变化)作用。
注意,在16:00左右时,相对湿度达到最低点,而在较冷的晚间相对湿度反而较高。这个例子说明,实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混合比)保持不变,只有相对湿度变化。简而言之,相对湿度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而空气混合比则表示空气中含有的实际水汽量。
相对湿度和湿度的区别
定义: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也就是空气中实际含水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而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意义:相对湿度反映了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空气的“湿润程度”。而湿度则是描述空气或其他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参数,包括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
湿度还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又称含湿量,表示的是空气当中含有的水蒸气的量的绝对值,又叫含湿量。在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空调温度计等上面显示的湿度,一般都是相对湿度,而不是绝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