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如何形成

2024-11-25 12:53:17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常常被视为气候变化中的两大对立力量,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影响着全球气候格局的走向,而且一些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这可能会加剧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下面就去看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如何形成吧!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

温度

现象是厄瓜多尔和秘鲁的渔民首先发现的,他们发现,有的年份12月和1月太平洋东部海水会逐渐变暖。由于海水变暖通常发生在圣诞节期间,因此这一事件被命名为厄尔尼诺,即西班牙语中的“小男孩”或“圣婴”之意。这种不规律的异常变暖通常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9个月至2年不等。,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小女孩”。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指的是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温异常偏冷的现象。

厄尔尼诺的影响

厄尔尼诺以其对秘鲁、智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天气和经济的巨大灾难性影响而闻名。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强烈的反赤道流使得大量的暖水聚集,抑制了南美西岸的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海水的涌升,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破坏了渔业。与此同时,秘鲁和智利内陆干旱地区产生异常降雨而引

发严重洪水。这些气候异常多年前就已发现,但一直被认为是局地现象。科学家们现在承认,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大气环流的一部分,会影响秘鲁以外更远地区的天气。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1997—1998年,致使全球许多地方出现各种极端天气现象。在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中,猛烈的冬季风暴袭击了加利福尼亚海岸,造成前所未有的海滩侵蚀、滑坡和洪水。

在美国南部,暴雨给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湾区带来大洪水。虽然厄尔尼诺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有些地区总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冬季,厄尔尼诺使美国中北部地区和加拿大部分地区总是出现气温异常偏高;此时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地区的冬季则异常潮湿,美国东南部却潮湿偏冷。在西太平洋地区,印度尼西亚、澳大 利亚和菲律宾部分地区则会异常干旱。厄尔尼诺现象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将大西洋飓风发生的次数减少到低于平均水平。例如,厄尔尼诺使2009年成为过去12年中飓风最不活跃的一年。

拉尼娜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曾被认为是两次厄尔尼诺事件之间的正常情况,但气象学家现在认为拉尼娜是一个重要的大气现象。研究人员注意到,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冷时,拉尼娜现象会触发并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天气现象。典型的拉尼娜现象将使美国西北地区更冷、更潮湿,尤其是北部平原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偏低。同时,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则出现温度异常偏高。在西太平洋地区,拉尼娜事件会使大气湿度比正常年份大。2010-2011 年拉尼娜现象导致澳大利亚洪水,成为该国当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昆士兰州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淹没。拉尼娜现象的另一个影响是使大西洋上形成更频繁的飓风活动。最近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美国在拉尼娜年因飓风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是厄尔尼诺年的20倍。

温度

南方涛动

重要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是与大尺度大气环流密切相关的。每当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气压就下降,而西太平洋地区气压上升。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这两个区域的气压差又反向变化,引发拉尼娜事件。这种东、西太平洋之间气压的跷跷板效应被称为南方涛动。风场将南方涛动的气压变化和与海洋温度有关的厄尔尼诺现象及与海洋降温有关的拉尼娜现象联系在一起。

厄尔尼诺事件开始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气压升高而东太平洋洋面气压降低, 在一次很强的厄尔尼诺过程中,气压变化使信风减弱,反赤道流发生,暖水向东流动;大气环流的变化引起降水的变化,使西太平洋降水减少,而秘鲁和智利等干旱区降水增加。拉尼娜过程中环流情况正好相反,强拉尼娜事件使信风加强,导致东太平洋异常偏干,而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可能发生极端洪水。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如何形成

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地球表面因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而形成有规律、大规模、大范围的大气运动,即大气环流。理想状态下表现为“三圈环流”和“三风四带”的形式。“三圈”指径向的低纬哈德莱环流、中纬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三风”即为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高纬东风带,“四带”即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水温分布西高东低。西太平洋空气温暖而潮湿,盛行上升气流,成为对流活动极为旺盛的地区,也是太平洋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而东太平洋为冷水域,冷水使其上方的空气变冷、密度增大,洋面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少云天气。这个在低纬度太平洋上空形成东西向流动的纬向大气环流称为沃克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