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业务概述是什么意思 气象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导语:气象业务概述是什么意思?气象业务概述,指的是对气象领域的整体业务进行概括和概述,包括气象预测、气象监测、气象服务等方面。在当今社会,气象业务是个很重要的存在,而且不仅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农业、交通、航空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下面就去看看气象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吧!
气象业务概述是什么意思
天气
负责收集并播报天气相关信息的美国政府代表机构是美国国家气象局(NWS),它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的分支机构,其工作任务如下:美国国家气象局为美国提供天气、水文和气候预测及气象预警,区域包括美国领土、临近水域和海洋,从而保护财产和安全并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数据和产品进入国家数据库,数据库可以被其他政府机关、私人公司、公共机构及全球机构使用。
也许美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是灾害性天气预测和预警,包括、洪水、飓风、、寒冬及高温。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认为,公开宣布的紧急事件中有80%与气象有关。类似的,交通部门的报告也表明,每年超过6000起的车祸死亡是由天气造成的。在全球人口增加的背景下,天气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因此,美国国家气象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来提供更准确的、更长时间的天气预报。仅仅制作短期天气预报就是一项庞大的工作,涉及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包括收集天气资料,将这些资料传输到一个中心地区,并编译全球尺度的资料。
做完这些通过分析资料才可能对天气形势现状做出准确估计。在美国,收集全球天气信息的机构是位于华盛顿特区附近马里兰州坎普斯普林斯的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这个分支机构负责准备天气图表、预报国家和全球尺度的天气。这些预报发布到区域天气预报机构,在那里它们被用于制作区域和当地的天气预报。气象预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发布各种各样的天气预报。125个天气预报机构定期发布区域和当地的天气预报、航空预报和天气预警。当地天气预报可以在天气频道或地方电视台上看到,这类节目的天气预报信息均来自美国国家气象局。
美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全部数据和产品(图、表、天气预报)对公众和私人天气预报机构,如AccuWeather公司和WeatherData公司等,都免费使用。随着个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对更高质量可视化天气预报的需求逐渐增加,其中需要用到电脑制图。大多数地区新闻广播中的天气动画都是由私人公司发布的,这一工作并不在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职责之内。私人公司为特定观众提供将美国国家气象局天气预报产品私人定制成各种各样的专项天气报告的服务。
例如,对一个农场,天气报告可能要包括霜降预警,而对于科罗拉多州丹佛的冬季天气预报,则要包括雪橇度假村的降雪状况等。值得注意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尽管私人公司在对大众宣传天气信息上起着重要作用,但美国国家气象局依然是美国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对生命有危害性的天气预警的官方发布者。美国国家气象局下属的两个主要天气中心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一个是位于俄克拉何马州诺曼的风暴预警中心持续监视着重大雷暴和龙卷风;另一个是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国家飓风中心/台风预警中心,负责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急流和太平洋东部的飓风观测和预警。
美国提供天气预报和天气预警的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和分析资料,得出大气实况图像,然后由美国国家气象局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建立未来大气状态,这个过程就称为天气预报;通过私人公司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美国国家气象局是负责发布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和预警的唯一机构。
气象
气象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监测预报服务与防汛要求存在差距:在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监测精度和服务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重点服务区域的观测站点不足。同时,对于雷电、大风等天气的监测手段有限,缺乏实时监测能力。
服务响应速度慢:在面对防汛调度等重大决策时,气象服务的动态加工能力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缺乏快速定制产品的能力。
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综合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不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不足。
预报预测准确率不高:数值预报水平和业务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预报方面。
观测系统发展不协调:观测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不足,新探测仪器研发不足,重大装备运行保障能力不强。
体制机制不完善:气象业务职责、布局和分工需要优化,业务流程需完善,以实现业务运行的集约高效。
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现代业务发展要求,缺乏领军人物和核心团队。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气象公共服务能力亟待增强,农村、近海等地区的灾害防御薄弱,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形成。
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责任心有待提高: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创新意识不足、预报准确率不高、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加强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改进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协调观测系统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