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朝向是哪个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
导语:地球的朝向是哪个方向?大家也都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地球所处的宇宙空间也在不断运动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则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整个银河系又在宇宙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驰,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吧!
地球的朝向是哪个方向
地球
地球相对于太阳的朝向不断变化,地轴(穿过两极的一条假想直线,地球绕其旋转)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面--黄道面并不垂直,而倾斜了 23.5°,即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如果不倾斜,地球上就不存在季节。地轴始终指向相同的方向(指向北极星),因此对阳光而言,地轴的方向一直是变化的。
例如,在每年6月的某天,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如下:
北半球面向太阳倾斜 23.5°,6个月后的12月,运行到轨道的另一侧,北半球背离太阳倾斜 23.5°。在这两种极端情形之间的日子里,地球相对于阳光的倾角都小于23.5°。
正是这种朝向的变化,使得地面上阳光可以垂直照射的点一年内在南北纬23.5°之间移动,使得地球上许多地方一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达到 47°(23.5+23.5°)。
例如,当6月太阳的垂直照射地点到达最北的位置时,纽约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73.5.6个月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为26.5°。
季节变化
在12月21日冬季到来之前,你在前后是否遇到过暴风雪?在夏季到来之前,你是否不得不多天忍受38℃的高温?将一年分为四季的想法源本章讨论的地日关系。
按照季节的学定义,冬季(北半球)从冬至(12月21日或日)到春分(3月21日或22日),其他季节以此推。虽然这一定义不太适合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某地区(这些地区开始降雪的时间要比冬季开始的间早几周),但是仍被新闻媒体广泛使用(见表2.A)
与天气现象相关的季节和天文学的季节并不一致,因此气象学家倾向于按照温度将一年分成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长度都为三个月。
据此,我们将北半球的12月、1月和2月三个最冷的月份定义为冬季,将最热的三个月6月、7月和8月定义为夏季。春季和秋季是这两个季节之间的过渡期。
这种季节划分更好地反映了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和天气,有助于我们讨论气象问题。
两分点出现在两至点的正中间。
地球
9月22日或23日是北半球的秋分点,3月21日或22日是北半球的春分点,在这几天,阳光直射赤道(纬度为0),因为地轴既不朝向太阳也不背离太阳,白天或黑夜的长短也由地球相对于阳光的位置决定的。
6月21日北半球夏至,昼长远大于夜长,这一现象可由图2.7验证,图中显示了晨昏线--地球上分隔白天和夜晚的边界。昼长可通过晨昏线“白天”一侧的纬线长度与“夜晚”一侧的纬线长度之比来确定。可以看出,在6月21日这一天,北半球所有地方的白天都要比夜晚长。
相比之下,在12月冬至日,北半球所有地方的夜晚都要比白天长。例如,对位于北纬约40°的纽约市来说,夏至日的昼长为15小时,冬至日的昼长仅为9小时。
还可看出,在6月21日这一天,向北离赤道越远,白天就越长,到达北极圈(北纬66.5°)时,昼长是24小时。北极圈及以北的地方将出现“极昼”现象,时长为一天(北极圈)到约6个月(北极点)。
可将北半球夏至的特点归纳如下:
(1)出现日期是6月21日或22日。
(2)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
(3)北半球各地具有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和最长的白天-------------(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4)离赤道向北越远,昼长越长,到达北极圈后,昼长达到24小时--------(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冬至的情况正好相反。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了中纬度地区夏季最热的原因--在这段时间内昼长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
在两分点,全球各地昼长都是12小时,因为这时的晨昏线正好通过两极,将纬度线一分为二。
反过来,这些季节变化又会使得地球上除热带之外的大多数地区的温度逐月变化。
可以看出,城市的纬度越高,冬夏季的温差就越大。同时,南半球的最低温度出现在7月,北半球的最低温度则出现在1月。
到达地球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太阳能的季节变化,是由垂直阳光的移动及由此产生的太阳高度角变化和昼长变化导致的。
纬度相同的所有位置,有着相同的太阳高度角和昼长。
如果前面介绍的地日关系是决定温度的唯一因素,那么这些位置的温度应该也相同。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太阳高度角和昼长是控制温度的重要因素,但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