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指路的灯塔是什么 灯塔的作用
导语:夜航指路的灯塔是什么?夜航指路的灯塔,这一术语在航海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灯塔不仅是航海者在黑暗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指引之光,更是他们心中的定海神针,为航船指明方向,确保安全航行,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灯塔的作用吧!
夜航指路的灯塔是什么
灯塔
在海雾的笼罩下,海面上如同黑夜一样,阻挡了人们的视野,严重影响了航海活动,在港口或狭窄的航道,更易造成海难事故。为了不使人们迷航,避免碰撞事故发生,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发明了灯塔。远在公元前,古埃及人就在亚历山大港外的法罗斯岛上,建了一座高110米的大型灯塔。灯塔是一种航行标志,它告诉海员们正确的航线,在夜晚和雾天时,像一盏指路明灯,起了很好的导航作用。
灯塔必备的条件是,灯光要亮、高度要高,同时要建在地形复杂、形势险要的地方。根据这几个特点,建造灯塔的工程难度就很大了。为解决灯塔的光亮问题,人们经过了漫长的探索。早期的灯塔光源,是用燃烧木柴时所发的光焰,亮度是很有限的;人们又在火盆的周边,装上磨光的花岗岩镜面,用来反射火光,以增大亮度视距。
随着事业的发展,这种光源已不能适应需要,况且燃烧时烟雾又减弱了光亮度,还容易造成火灾,甚至使灯塔毁于一旦。直到1784年,瑞士人阿风德发明了无烟油灯,才解决了烟雾影响光亮的问题。1791年,法国的陶雷尔率先把抛物面反射镜用于灯塔,大大增加了光源照射距离。1823年,法国的福雷西纳尔设计了一种光学透镜,把光源亮度放大若干倍再行反射,进一步增大了灯塔光源亮度和视距。
1858年,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电力灯塔的设计和建造,结束了漫长的明火光源灯塔的历史。进入20世纪,瑞典人达林研究成功压缩乙炔气体作为光源的灯塔,并设计了控制光源开关的太阳阀,使灯塔能随太阳升落自动开关。这项开创性的发明,把灯塔的管理与太阳能的利用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久,他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气体闪光灯塔。为此,他荣获了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政府为纪念达林一生的贡献,在1967年建成一座现代化灯塔时,将其命名为“达林灯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今的灯塔光源强度也越来越大。
位于法国西北沿海的克雷阿克灯塔,亮度已达5亿烛光。即使在大雾中,也能在30海里以外看到它的光芒,是目前全球最亮的灯塔。人们在提高光源亮度的同时,现代化的灯塔还配备了雾号、无线电指向标、自动浮标、雷达等助航设备,为航船在雾天或夜晚的安全航行,提供了重要保证。增加灯塔的高度,以尽可能地增大视距,是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灯塔
早期的灯塔,大多建在沿岸高处或附近岛屿上,距离外海较远,影响外海航船观察灯塔的视距。为此,许多设计师力求把灯塔建在远离海岸的水中。1584年,法国的福克斯设计了法国加尤河口的水上灯塔,经过27年的艰难施工,终于在1611年完成,灯塔高33米,是世界上第一座水上灯塔。1885年,德国在维泽河口首次采用沉箱法,在松软的海底上建成了水上灯塔。此后,群起效仿,在很多著名的港口、航道上,相继建立了众多的水上灯塔,把有效光程大大地向外海推进了。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航海国家,有着丰富的维护航海安全的经验。远在1000多年前,中国渔民就懂得在海岸高地燃烧木柴,以火光引导出海渔民安全返航。中国人民还很早就在沿岸建立过导航的古灯塔,其中最高最亮的要数山东成山头顶上的古灯塔了。在近代,最早是1882年建在台湾省的鹅銮鼻灯塔,塔高18米,灯光射程20海里,是当时远东最高的水上灯塔。1899年,建于广东省的硒洲灯塔,塔高23米,塔顶装有直径为2米的凸镜反射灯,它由163条弧形水晶三棱镜组成,光源射程达26海里,是世界上现存的两座大型水上水晶镜灯塔之一。
1977年竣工的大沽灯塔,是中国第一座自行建造的水上灯塔,塔高56米,装有600毫米的透镜,灯光射程17海里。1995年10月,海南省木栏头灯塔建成,塔高70米,灯光射程28海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灯塔,它的建成为船只来往频繁的琼州海峡,增加了安全航行的保证。
灯塔的作用
导航作用:灯塔作为航标,通过其特定的建筑造型和灯光设备,为船舶提供导航服务,指引船舶航行方向,帮助船舶避免碰撞危险物或触礁,保证航行安全。
警示作用:灯塔可以指示危险区域,提醒船舶注意航行安全,特别是在或夜间航行时,灯塔的灯光可以为船舶提供重要的警示信息。
地理标识作用:灯塔常常成为港口或海岸线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特定的地理位置,有助于船舶确认自身位置和航向。
精神象征意义:灯塔不仅仅在航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常常被赋予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希望、安全和信仰,是一个指引人们前进方向的象征产物。在人们的生活中,灯塔也可以代表着一种精神支持和鼓励,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