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之谜是什么意思 厄尔尼诺是什么现象
导语:厄尔尼诺之谜是什么意思?厄尔尼诺现象,又被称为厄尔尼诺效应或厄尔尼诺暖流,是一种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的气候现象,它主要表现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同时伴随着大气环流和气候模式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改变降水分布、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等,下面就去看看厄尔尼诺是什么现象吧!
厄尔尼诺之谜是什么意思
厄尔尼诺
最早发现于1934年。这一年,在南美秘鲁沿海一带,降雨量特别多,高出常年的3倍多;海水温度明显升高,12月份水温高出常年5℃;深水的鱼群纷纷上浮,人们在海边可以随意捉到,误认为是上帝所赐。此后,1937年圣诞节前后,又出现类似现象。直到60年代后期,人们才发现厄尔尼诺竟与世界气候异常有联系,这才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提请联合国等有关组织,动员世界各国的力量,来探索厄尔尼诺之谜。
关于厄尔尼诺的起因,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地球自转速度大幅度减缓所致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分为长期的、季节性的和不规则的变化3种。不规则变化最为复杂,可以突然变快或变慢;根据对1956~1985年间的7次厄尔尼诺的研究,有6次是在地球自转急速变慢的第二年,使赤道附近海水获得了较多的东南向的动量,引起南赤道流减弱,导致北赤道逆流的涌进,暖水大规模南侵,由此厄尔尼诺发生。
(2)由海底火山爆发和熔岩活动引起秘鲁附近海域正处在加拉帕戈斯断裂带,常有地下岩浆溢出或热液强烈喷发,使深层海水突然升温几百度,加热了南赤道流海水,产生厄尔尼诺;同时,火山爆发伴生大量有害气体,导致海洋生物大批死亡。据此,一些科学家发现,20世纪20~50年代期间,是火山活动的低潮期,此时厄尔尼诺也很少出现,强度也较弱;进入60年代后,世界各地火山活动频繁,厄尔尼诺次数也相应增多,强度也明显增大。根据近百年资料统计,3/4左右的厄尔尼诺发生在强火山爆发的第二年。这是否纯属巧合,有待于继续验证。
(3)因大气污染,尤其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温室效应促进大气变暖。据近百年统计,全球气温已上升了0.3℃~0.6℃,且有愈来愈快的趋势。气候变暖导致厄尔尼诺的频繁发生。这也是许多学者特别关注的方面。
(4)南方涛动的变化,影响了东南信风的强弱,导致南赤道流的异常,引发了厄尔尼诺这是20世纪60年代挪威气象学家皮叶克尼斯首先提出的观点。他将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联系起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热带海洋。他在太平洋选取4个区域进行观测,一旦海区内水温上升0.5℃时,即有可能是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活动的先兆。由此发现南方涛动指数变化趋势,与厄尔尼诺出现有关。
除上述几种说法外,有的学者还提出厄尔尼诺与大洋暖水团大范围的运动有关,特别与黑潮大弯曲有一定联系,等等。厄尔尼诺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所能解释的。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比过去深入多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厄尔尼诺之谜终将大白于天下。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附近热带太平洋海域海温的异常升高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每2到7年中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六个月至两年。这一现象会带来极其复杂的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渔业、林业、水资源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厄尔尼诺现象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将热带地区的大气、海洋发生的异常信号传给的其他地区和中、高纬度地区,其影响是全球性的。
厄尔尼诺现象的特征包括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影响气候,还可能对农业、渔业、水资源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上一次较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998年,导致澳大利亚和亚洲上千人死亡,对农作物、基础设施和采矿业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