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最知名的县,竟有四个县读音一模一样,旅游千万别去错了
中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为了方便管理,中国建立了四个等级的行政区域:省、地、县和乡。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有300多个地级行政区域,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域。县市如此之多,难免会遇到重名现象,如南昌市与南昌县、湖南省和湖南乡等。
但一般这些重复的名称只出现在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之间,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划之间并不完全相同。
然而,字形不一样,但发音可以。有四个县的名字,虽然它们在外表上很不一样,但从发音来看,读起来却完全一样。大家在出门旅游时,可千万别走错了,因为这四个县虽然读音相似,但地理位置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人们发现,历史上有大量的县,采用了相同的名字。这种情况给治理带来困难,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民国时期,官方就采取措施,减少同名县的问题。按照“先来后来”的原则,保留最早使用的县名,后来的县名改为古名或新名。
不过,虽然没有字形和读音都一样的同名县了,却出现了许多另一种情况,那就是音相似,字形不同的“同名县”。甚至在全国还有4个县都是读音一样,汉字不一样的县。
第一个是位于甘肃陇南市的礼县。礼县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千米,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礼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礼县的名字源于“李店”这个地名。元朝时,为了使名字更优雅,“李”字被改为“礼”。到了明代,李店被正式命名为礼县。长期以来,它一直隶属陇南管辖。
如今,澧县下辖22个镇、7个乡,虽已脱离贫困县,但整体经济相对较差。地方特产有礼县大黄、当归、羊肚菜、酒柿子等。
第二个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侧的理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理县东南部是汶川,整个县在雅安市中心以南约160公里,距离省会成都约130公里,全县总面积为4318平方公里。
清朝时期,理县地区由扎古土司统治。为了治理藩民,设立了隶藩志隶,并以此命名。虽然这个县的名字经历了几次变化,但它始终反映了治县的初衷。
理县处于青藏高原东侧,这里山脊高耸,水流潺潺,是国家级生态文化保护区,自然景观和资源十分优越。理县风景名胜区特色鲜明,数量众多。
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大、最壮观的红叶景区米亚罗,还有名为古尔沟的的天然温泉,对健康十分有益。这里还有桃坪羌寨,保存着古老民族的神秘文化。
第三个即是湖南省常德的澧县。澧县处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因澧水贯穿全县而得名,澧水总长度为407公里,下游穿过整个澧县境内境内。
澧县的矿物质和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繁多,数量和潜在价值都很大。还有5种常见类型的森林资源,其中马尾松松林是最丰富的。
以澧水为依托,澧县水网密布,航运价值巨大。得益于优异的自然地理环境,澧县的农业非常发达,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棉花基地。
最后一个就是位于河北保定的蠡县。坐落于河北中部,与京津冀三地接壤。蠡县作为一个千年古县,其历史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西汉时,设鹿城县,后改称博邺县。唐朝时并入立州。明代洪武年间,降级为蠡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全县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坡度平缓,洼地、平原、河流在此交互纵横。蠡县是河北乃至中国的山药之乡。其出产的山药为麻山药,食用和入药都极佳。除由于蠡县地形是第四纪洪积、冲积物沉积而成的平原,县内石油资源丰富。
四个lǐ,县,就像一本史书,记载了四个地方的历史,它们的读音相似,但又在字中,表达了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或风土人情,为他人了解当地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