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外围云团暴雨 台风外围风大还是里圈风大
导语:台风外围云团暴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天气现象,它通常伴随着台风的形成和发展,对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台风的外围,云团的形成和演变与多种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如风向、风速、湿度、温度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云团的结构和强度,从而引发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下面就去看看台风外围风大还是里圈风大吧!
台风外围云团暴雨
暴雨
台风外围的云团暴雨是指距台风中心100km以外或更远地区的云团造成的暴雨。自从有雷达探测和卫星云图曾观测到多次由台风外围的云团入侵造成的暴雨。这种暴雨多数出现在台风环流的北侧或南侧,这是因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岸线近似南北走向。当台风登陆后在台风环流北侧,高空仍盛行东到东南气流,海上云团形成后沿偏东气流移动,暴雨出现在台风北侧。而在台风南侧盛行南—西南气流,云团形成后沿盛行气流向偏北移,暴雨出现在南侧。
例如7315(Nora)台风,10月10日12时左右在厦门登陆后继续向西北移,10月10日14时,台风中心已经移到厦门西北约50km的华安县境内,这时在雷达回波上,在台风东侧有较强的云团回波,并随台风外围的环流向西北方向移动,影响到福州市和宁德市,其中福鼎受云团影响出现日雨量高达352mm的特大暴雨,过程雨量达486mm,这是台风中心登陆在闽南,而其外围云团暴雨出现在北的例子。另一种例子是台风中心登陆在闽北或浙南,而其外围的云团暴雨出现在南的情况。
例如7209(Betty)台风,这次台风8月17日15~16时在福建的福鼎—浙江的平阳之间沿海登陆。这也是一个比较强的台风,登陆时中心气压965hPa,风力12级。然而在台风中心登陆后将近24小时,即8月18日14时,当时台风已减弱为低气压,位于闽赣交界处,即28.1°比较大的云团向北移,如图6-25所示。于是18日下午闽南出现大暴雨,云团向北影响到福州市以南的沿海地市。
N、117.3°E附近。这时,从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上都可以看出,在南海东北一台湾海峡南部有一个比较大的云团向北移,于是18日下午闽南出现,云团向北影响到福州市以南的沿海地市。这次台风过程有3个暴雨中心,一个位于福鼎,过程雨量为345mm,日最大雨量为193mm其次是柘荣,过程雨量333mm,日最大雨量为182mm,这个暴雨中心是由于台风的和眼壁共同形成的。
台风
因为这次台风登陆在福鼎一平阳之间,登陆前中心没有经过台湾,强度仍然很强,螺旋云带和眼壁结构都很清楚,因而形成大暴雨是正常的。另一暴雨中心,位于武夷山,这是台风登陆减弱为低压环流中心所经之地,暴雨是由低压环流及地形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第三个成片大于150mm的暴雨区中心,位于云霄(288mm)和漳浦(283mm),主要是由于台风环流外围的云团造成的。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云团形成的暴雨强度很大,云霄日雨量达222mm为最强,其次是东山日雨量达194mm,第三是南安,日雨量达180mm。
类似这样的过程,还有9005(Ofelia)台风,这次台风于6月23日13时在台湾花莲港至成功之间沿海登陆,斜穿台湾,强度锐减。24日4时再次在福建福鼎登陆时,已减弱为热带风暴,因而台风本身形成的降水并不大,福鼎过程雨量只有93mm,柘荣达149mm是由于地形增幅作用的结果。然而,当台风中心于24日下午北移到杭州附近时,这时南海东北部有一个深对流云团发展,并向东北移,于24日夜间袭击泉州市及莆田市,造成很大暴雨。据气象站纪录,雨量最大是崇武站和晋江站,分别达260mm和190mm,据乡镇雨量纪录,24日05时到25日05时,晋江安海雨量533mm、罗山509mm、东石388mm,来坑、龙湖各为300mm,莆田市湄洲岛雨量也达300mm以上。当时晋江安海和石狮一片汪洋,可见雨量是很大的。
台风外围风大还是里圈风大
台风外围风大。台风的结构和风力分布是复杂且分层的,其中风力最大区域位于台风的眼墙区,即台风眼壁周围。眼墙区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的区域,风速向内急剧增加,环绕在台风周围的这一区域风力最大。因此,相对于台风的里圈(即台风眼区),外围区域的风力更大。台风眼区,位于台风中心,是一个相对无风、少云和干暖的区域,其风速、气压均为最低,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0公里~70公里不等,平均约45公里。这意味着,在台风的结构中,外围区域的风力要强于里圈的风力,尤其是在眼墙区,风力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