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带分析是什么意思 急流带的形成
导语:急流带分析是什么意思?急流带分析,简而言之,是一种针对水流动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它主要关注水流在特定地形或结构物附近形成的急流区域,这些区域通常伴随着流速的显著变化和强烈的湍流现象,急流带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区域的水流特性,从而为工程设计、水流控制以及灾害预防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下面就去看看急流带的形成吧!
急流带分析是什么意思
台风
一般来说,台风外围高空(包括850hPa、700hPa、500hPa)风速最大的区域,就是台风外围暴雨发生的地区,并沿最大风速轴移动,时速可达40~60km·h-',甚至更大。如果单从高度场上,很难分析其原因,然而在流场上反映十分清楚。
8116(Clora)台风过程就是十分突出的例子,这次台风于1981年9月15日在12.1N、136.2°E的洋面上生成,9月18日14时加强为台风,最强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58m·s¹(19日20时至20日02时),9月22日4~5时在广东省陆丰县沿海登陆,这次台风过程造成的分布十分奇特,有两个暴雨中心:一个出现在台风登陆东北象限——即闽南和粤东,过程雨量以福建南靖的500mm为最大;另一个暴雨中心出现在远离台风中心登陆地点500~600km的浙江南部和福建东北部,以浙江的乐清578mm为最大,后者是由于在台风的东北侧出现一支强的东南急流引起的。
位于台风中心东北侧的台湾岛东南海上有一支很强的东南气流,最大风速达20m·s-¹以上。在700hPa、850hPa也是如此,强的东南风急流,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两条水汽通道,一条来自南海东北部,指向赣、湘内陆,正好为台风中心附近的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另一条来自东海,指向浙江沿海,正好为该地区的特大暴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水汽条件,两条水汽通道恰好与两支东南急流相对应。在远离台风中心东北侧约500~600km的区域内出现一支强的东南风急流,在7908(Hope)台风过程中也十分突出。
1979年8月2日08时850hPa和700hPa高空流线图,可见在远离台风中心约600~700km的区域存在中心风速大于20m·s¹的东南风急流,最大都达24m·s-¹。由于东南风急流的影响,造成闽东北出现暴雨,以周宁116mm为最大。在7907(Gordon)强热带风暴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时强热带风暴外围约300~400km的福州附近,700hPa有一支中心达20m·s'的东南风急流,导致闽清和永泰出现暴雨。强急流的存在对降水有很大影响。如果记录缺乏,对流场特征的分析就可能产生与实况有较大的误差。
例如在7913(StormMac)强热带风暴中,当时在强热带风暴中心的东南侧,即菲律宾以西的南海上有个较强的,由于当时没有收到菲律宾的高空实测资料,结果把强热带风暴南侧的南海地区都分析成为西南气流,因而预报云团将向东北移,影响福建,结果错了,云团在南海消失了。事后从国外天气图中看到菲岛850hPa有东北风,原来云团形成之后将进入到低空一个反气旋中心内,因而减弱消失了。由此可见,流场分析对于判断热带气旋外围云团的发展的趋势是十分重要的。
大风
急流带的形成
急流带的形成与大气环流中的多个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风速、大气热量和角动量的输送,以及与锋区的联系。急流是指风速达到30m/s以上的狭窄强风带,它是大气环流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急流带环绕地球自西向东弯曲延伸达几千千米,水平宽度约上千千米,垂直厚度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根据急流的形成区域和结构不同,可分为极锋急流、副热带急流、热带东风急流和极夜急流。按急流出现的高度不同,一般可分为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
高空急流的形成与角动量的输送以及南北温度的梯度有关。高空急流入口区气块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侧为辐合,南侧为辐散;出口区左侧为辐散,右侧为辐合。在高空急流出口区,由于上下层质量调整,触发次季环流,在次季环流回流支上,气压梯度增加,一方面产生变压风,偏南的变压风就是实际观测中我们所看到的经向非地转风分量,另一方面使得Ug增加。
低空急流是一种动量、热量和水汽高度集中带,具有以下特征:很强的超地转风、明显的日变化、小的Ri值分布以及强风速中心的传播。低空的高速气流在夏季对流层中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都很小的情况下,造成的热成风不足以维持急流轴以下很强的风垂直切变。一般情况下,底层风速在日落时开始增大,日出前达到最大值,此时风的垂直切变也是最大。
急流的形成还与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天气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急流同大气热量和角动量的输送有关,是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