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 台风力量最大的部位是什么

2024-10-20 16:22:12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在气象学中,台风阻塞形势的建立与崩溃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它涉及到大气动力学、热力学以及水汽循环等多个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的深入理解对于预测台风的路径、强度以及可能带来的灾害影响至关重要,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台风力量最大的部位是什么吧!

台风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

台风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  台风力量最大的部位是什么

台风

东亚阻塞形势对台风路径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点我们早已指出过东亚地区的阻塞高压(其位置一般在50—70°N,110—150°E)是一个很稳定的系统,至少能维持三天左右,长的竟能持续一个多月。这个阻塞高压对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环流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由于高压的稳定,造成高纬度西风急流的分支。

南面一支急流与阻塞高压之间是正涡度的集中区,切断低压便在这里加强和发展。这些在阻塞高压南侧从中纬度自西向东移动的切断低压,把高纬度的冷空气注入到太平洋高压,并使这个衰退减弱,从而也减弱了牵引台风的信风气流。上一章我们已经指出,西太平洋台风因其强度强、范围大,内力对运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引导气流减弱以后,内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来,台风在弱的基本流场中便向偏北移动,移过高压脊线后便向东北方向转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看到,西太平洋台风和加勒比海飓风很不一样,有些台风并不需要有一个引导槽来使它转向,它在弱的基本流场里便自行转向了。阻塞形势对造成这样的流场、减弱信风是很有作用的。第二个作用是阻塞高压经常有利于长波槽的建立和发展。

阻塞高压也是向长波槽注入冷空气并使槽发展的一个机构。这种槽对台风的北上和转向是很重要的。陶诗言等[5曾研究过四个沿我国东海岸北上的台风路径(相当于Ⅲ类),这四个台风在向北移动时,几乎沿海都有一个长波槽和一个阻塞高压。第三个作用是阻塞高压的稳定性对长波槽的移动有阻挡作用,使这个槽在原地稳定或非常缓慢地东移。因此得以抑制信风的西进,有利于台风向偏北移动或转向。我们曾选择三个阻塞形势的多年(1954.1962年)和少年(1961年),分月统计阻塞形势与台风转向的关系。可见转向百分比与阻塞形势天数关系很密切。

据这三年的统计,东亚建立阻塞形势时,转向路径占82%。下面来看一个阻塞形势建立以后使信风显著减弱台风转向的例子。1970年2号台风于6月29日生成,其初期的低气压于6月26日出现在关岛西南方附近的洋面上。这时太平洋高压西伸并达到了罕见的强度,这代表了前后几天的基本形势。太平洋高压出现了40位势米的正距平。从26日以来,台风或低气压一直受到太平洋高压南侧偏东信风的牵引向西移动。如果不考虑长波调整,按当时形势完全可以预报2号台风未来西行进入南海。但实况并不如此,30日建立了东亚阻塞高压,以后迅速加强并稳定,高压中心在50°N附近。

30日到7月3日,有两个切断低压及其相联的低压槽,从我国东北南部沿40°N移过日本海到日本以东的海面发展,这使强大的太平洋高压迅速减弱东退。台风从30日开始便向北偏,3日移到我国台湾省东北方的海面时,便在沿海上空的高空槽前向东北方向移去。这次阻塞高压加强到584位势什米,正距平达到16位势什米;而太平洋高压显著减弱,出现了大范围负距平。这是台风转向前后的基本环流特点。

可以看出,太平洋高压脊在短时间里急剧减弱,出现了相反的距平,这是长波调整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东亚上空建立稳定而强大的阻塞形势,对台风转向是十分有利的。阻塞形势的崩溃也是长波调整的重要方式。崩溃方式常见有两种,对台风路径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第一种方式阻塞高压从日本海向南溃退,与太平洋高压脊合并。合并以后高压脊北部梯度和北风风速要比南部大,因此有利于在脊前的槽区内产生超梯度风效应,造成其东面槽区横向质量辐散的地转偏差。如果这种作用显著,就会使日本东部的长波槽强烈发展。可以将太平洋高压脊切断成两块,并使西面一环因合并而加强的高压脊西伸,信风随之加强,可以西进到华南。

台风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  台风力量最大的部位是什么

台风

这种调整将使高压南侧的台风在偏东信风牵引下西行;使西太平洋中部或东部的台风在日本东部长波槽槽前转向。第二种方式阻塞高压从东亚高纬度的大陆上向南溃退,与我国中纬度的高压脊合并,从而使我国东部沿海的长波槽经向发展。有利于靠近这个槽的台风转向。对于第一种方式,下面举一个典型的例子。1963年7号台风于7月18日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早在15.日,它的初期低压出现在关岛东南方附近洋面上。这时东亚阻塞高压很强,太平洋高压偏东而衰退,我国东部沿海为一个大槽。台风周围的牵引气流是很弱的。按阻塞形势建立的特点,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7号台风是一个明显转向或北上的台风。

但这时发生了调整,阻塞高压从日本海崩溃下来,与日本南部的副热带高压合并,其结果使日本东侧海面上一个长波槽得到强烈的发展,其振幅由17日的三个纬距加大到20日的20个纬距。并使合并增强的太平洋高压急剧地西伸,随之信风也得到显著增强,一直西进到南海北部。因此7号台风并不转向,而稳定地向西移入南海,并于22日在广东西部的湛江登陆。可以看出阻塞高压并入太平洋高压脊后,使它显著地增强。588位势什米等高线范围扩大,出现了592的闭合等高线,并出现40位势米正距平。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东亚阻塞高压与日本附近的太平洋高压合并时,对信风的加强和台风西进是很重要的。

对于第二种方式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即1963年8月河北大暴雨期间一个东亚阻塞高压崩溃的过程。1963年8月上旬,有一个阻塞高压从东亚大陆上崩溃,与我国西部地区上空一个高压脊合并,造成了我国东部地区振幅很大的经向环流,长波槽从东北一直伸到华南。这个强烈发展的槽,向东移动甚缓,这次过程造成了河北省持续性的特大暴雨。6308号台风正是在这样的经向环流前部北上并转向的。阻塞高压崩溃后,100—110°E出现强大的正距平,而我国东部为负距平,崩溃高压对其东部长波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东亚阻塞高压在夏季频率很高,它的出现和崩溃,对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中纬度甚至低纬度的环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预报台风路径是很有帮助的。

台风力量最大的部位是什么

台风力量最大的部位是台风眼壁附近。‌

台风是一个强大而具破坏力的气旋性漩涡,‌其结构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其中台风眼壁附近是风力最大的部位。‌台风眼是台风中心的一个相对宁静的区域,‌其半径约为5~30km,‌特点是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为明朗天气。‌然而,‌在台风眼的外围,‌即台风眼壁附近,‌是对流和风雨最为强烈的区域,‌这里的风力达到最大。‌台风云系的外围区域,‌风速则是向中心急增,‌但在台风眼壁附近,‌风力达到最大,‌具有最大的破坏力。‌因此,‌正确答案为台风眼壁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