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缓冲带的稳定和北进 赤道缓冲带是信风带吗

2024-11-24 11:46:21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赤道缓冲带,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深远影响,而且这一区域,位于赤道附近,以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而著称,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赤道缓冲带的稳定状态受到了广泛关注,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赤道缓冲带是信风带吗?

赤道缓冲带的稳定和北进

台风

从极地向赤道,有几个主要的环球环流带,这几个环流带的调整和相互作用对台风路径的影响在上面8节中已扼要讨论。赤道缓冲带是最后一个也是最靠近赤道的一个大型环流系统。赤道缓冲带与赤道辐合区之间的边缘气流便是赤道西风。

赤道缓冲带在南半球气流向北半球全面涌进时便得到加强和稳定,因此对台风路径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缓冲带对的影响可概括成两种方式,即稳定和向北的涌进。赤道附近气压场比较均匀,赤道西风较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弱,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东风对台风的牵引是主要的。当太平洋高压处于衰退减弱阶段,稳定存在的赤道缓冲带对台风的作用便显示出来,使台风有向偏东移动的趋势。当台风在热带辐合区里生成以后,如果太平洋高压迅速减退,这时台风尽管远在太平洋高压脊线之南,但在赤道西风引导下将向偏东移动。如1974年的14号台风,生成以后太平洋高压脊与它相距很远,这个台风在初期主要受赤道西风引导,生成后就向东北方向移动的。

但赤道西风的牵引运动并不说明台风最后转向,因为当台风进入东风牵引带时还将受太平洋高压南侧气流的引导。要根据那时太平洋高压的强度和东风强弱而定。赤道缓冲带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在实际天气过程中往往是短暂的。减弱的太平洋高压南侧的东风与赤道西风对台风的牵引作用经常抵消,使台风减速或在原地打转。赤道缓冲带另一种活动方式,就是北进,与太平洋高压脊合并。这将使合并地区的热带辐合线消失,并对台风的移动产生重要影响。赤道缓冲带北进与太平洋高压脊合并有两条通道,即在台风的东侧和在台风的西侧。当北进过程加强而副热带高压衰减时,甚至可使台风移动的总趋势改变。

下面是沿第一条通道北进的例子,1976年6月下旬初期,低纬度存在着明显的热带辐合区,它由四个热带低压串联而成(图8.49)。位于菲律宾群岛和关岛附近的两个低压即7607和7608号台风。按当时流场作预报,这两个台风都将西移。但6月25日以后,低纬形势发生大调整:7607号与7608号两个台风以东与最东面的热带气旋以西的地区,赤道高压加强并向北进,与副热带高压的东环联结,热带辐合区就在这里断裂。这种调整,使这两个台风几乎在相同纬度,相近时间突然转向东北方向移去。热带辐合区的这一突然变化,使当时各种预报方法失效。第二条通道是从台风西侧向北涌进与副热带高压脊合并。

沿海

这类例子是1973年8月底到9月5日赤道缓冲带从南海向北涌进与太平洋高压脊合并”。9月1日赤道缓冲带还位于南海南部,太平洋高压脊伸到我国东南沿海,热带辐合线位于南海北部。以后缓冲带开始向北推进,于9月3日与太平洋高压脊合并,南海北部的热带辐合线在合并区消失。这时有一个1973年的13号台风于巴士海峡生成。由于这种合并过程,使台风的西移受到阻滞并减速,合并过程使台风西侧出现了偏北气流,台风在偏北气流引导下改变了原来西行的方向,而折向西南方向移动。以后当缓冲带消失后,台风又恢复西移。

以上的实例表明,当太平洋高压脊在衰退阶段,赤道缓冲带的稳定和加强有利于台风向偏东方向移动,或者使台风停滞或打转。赤道缓冲带在台风东侧与太平洋高压脊合并,则台风将在偏南气流引导下向偏北移动或转向。当赤道缓冲带在台风西侧与太平洋高压脊合并,则台风受到阻挡而减速或停滞,或在较强的偏北气流引导下折向西南方向移动。副热带高压作为哈得来环流的一部分,是一个稳定时间长、尺度大的大型环流系统,赤道缓冲带在稳定性、深厚程度以及水平尺度方面都不能和副热带高压比拟,因此对台风路径的影响不如副热带高压重要。但赤道缓冲带对造成台风的异常路径有其特殊作用,这在下一章还要提到它。

赤道缓冲带是信风带吗

赤道缓冲带不是信风带。‌

赤道缓冲带指的是南半球或北半球的低空气流越过赤道时方向发生转变的过渡带。‌这一地带是低空气流从北半球流向南半球或从南半球流向北半球的区域,‌是信风气流越过赤道时发生转向的过渡带。‌而信风带是指终年吹着信风的地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定向风叫信风,‌这些风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吹的是东北信风,‌而南半球吹的是东南信风。‌信风带一般分布在南北纬5°~25°附近,‌是稳定地出现的大气环流形式,‌与赤道缓冲带的定义和位置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