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吗 金鱼的记忆力真的只有7秒吗
导语:许多朋友喜欢在家里养金鱼,因为金鱼寓意着金玉满堂、年年有余。有许多人都听说过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那么,大家知道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吗?金鱼的记忆力真的只有7秒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吗
金鱼
不是只有7秒。一般金鱼的记忆时长,大约在3个月左右,这项研究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很早之前就有关于金鱼记忆只有7秒的传闻,于是在1966年,美国的科学家就开始对金鱼的记忆进行研究,并发现鱼的记忆至少在3天以上。
鱼类的记忆,一直有个非常常见的说法将其覆盖,也就是“七秒记忆”。似乎,多数人对于鱼类的记忆的认知,仅仅停留七秒之上。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不是的。相比于其他生物,鱼类的记忆力是非常强的,记忆可以存在于几日,甚至几个月,几年之久,绝不是只有仅仅七秒。
对于声音的记忆,科研人员介绍到,当鱼儿处在幼年时期时,他们将鱼儿养在实验室里并教会它们通过识别声音来判断食物出处。当它们长大成熟回归大海后,当听到熟悉的觅食音律,它们仍会从海中各处游至播放音乐的区域,同时还会自觉地在该区域寻找食物。
实验揭示了鱼的记忆远远不止7秒钟,甚至还可以达到一年。据了解他将一些金鱼置于被困住的环境中,例如一个洞穴或者一张渔网。然后他通过固定的方式诱导被困住的金鱼摆脱困境,这样的步骤反复进行五六次实验便告一段落了。
两个月后布朗再次做同样的实验,结果是所有的金鱼都能够顺利逃出。最终布朗在一年后进行第三次实验,结果还是一样,这说明了关于逃生路线的记忆已经在金鱼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了。
金鱼图片
金鱼简介
金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
金鱼在我国观赏鱼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鱼体态优美、品种繁多,其体色有红、黄、蓝、紫、黑、白、双色、三色、五花色等,其体形有狮头、高头、水泡、龙睛、绒球、珍珠鳞、蝶尾、虎头等。
金鱼是从野生鲫鱼驯化而来的观赏鱼类。中国是最早驯化出金鱼的国家。自然界中的鲫鱼体色为背灰腹白,在天然水中比较容易躲避敌害。有时,鲫鱼的色素细胞发生变异而使鱼体呈金黄色。如果没有人的干预,这样的变异个体会因容易暴露目标而被敌害吃掉。中国人在比较早的时候即开始发现和利用这种变异。
金鱼起源于中国,有文献记载晋桓冲游庐山时见湖中有赤鳞鱼,此赤鳞鱼即红黄色的金鲫鱼,也就是金鱼最早的祖先。因此可以认为金鱼最早发现于我国晋朝(公元265-420年间)。在唐代金鱼被半家化饲养用于行善放生,自宋代开始养殖金鱼,在明清两代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对金鱼的保种和繁育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金鱼于1502年传到日本,至二战后日本又通过台湾引进多个品种,金鱼在17世纪末传到英国,18世纪传入欧洲,1874年传入美国,之后传遍全世界。我国学者陈桢将其演化归纳为4个阶段:①野生状态的红黄色鲫鱼到半家化状态的阶段;②池养阶段-金鱼家化的开始;③盆养阶段;④有意识人工选择阶段。由此不难看出金鱼是由野生鲫鱼经历长期自然突变与人工选择、杂交等因素演化而来,金鱼发展至今已有很多品种。
金鱼图
如何养金鱼
最好金鱼缸放置在靠近窗户并且阳光充足的地方。要控制好养殖的密度,根据鱼缸的容积合理安排养殖数量。如果有加氧设备可以考虑适当放大养殖数量,当鱼缸中缺氧的时候,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鱼浮头。特别是在夜间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
一些养殖观赏鱼的小缸,不宜养殖太多的鱼,或许少了反而可以游刃有余。比如长40cmX25cmX30的小鱼缸,最多饲养5-7cm长的4-6条金鱼。而体长达到8cm的金鱼则不适合在此缸中养殖了。
8cm以上的鱼应该在更大的鱼缸里养殖,有时候水体容积的计算,并不一定适合固定尺寸的鱼生活,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即便能放开,也要考虑其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等,比如这会牵扯到溶氧的问题,大鱼和小鱼的毕竟还是略有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鱼的体型越大,养殖数量需要适当的减少。比如冬季时可以适当增加数量,夏季时适当减少数量。水温低的时候可以多养点,水温高的时候则不宜多养。这种规律符合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不宜打破。
金鱼的寿命一般在5年左右,所以3年左右的金鱼便是最佳的观赏期,因为这个时期的金鱼无论是在体型、体色、游姿、身体状况等方面都处在鼎盛时期。此时的金鱼只要不缺少饵料,注意水温、水质,往往这个时期繁殖的鱼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