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吃螃蟹习俗 寒露节气吃公蟹还是母蟹
导语:寒露时节正值金秋,这是一个吃螃蟹的好时节,因为这个时候的螃蟹不仅肉质肥美,还有丰富的蟹黄。在古代,人们就有了寒露吃螃蟹习俗,直至今日,一些地区寒露到来之际都会想用螃蟹。那么,寒露节气吃公蟹还是母蟹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寒露吃螃蟹习俗 寒露节气吃公蟹还是母蟹
寒露吃螃蟹习俗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也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蒸食螃蟹最营养!用手捏住螃蟹两排腿根处的大盖两侧,然后用牙刷刷所有能刷到的地方。尽量刷干净再放在盛器里;再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至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时取出。
明代李时珍赞云:“鲜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嚼黄持鳌,略赏风味。”蟹的传统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肉狮子头、炒蟹粉、蟹粉小笼包等名菜、名点。俗话说:“蟹味上桌百味淡”,蟹除了味美,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寒露节气吃公蟹还是母蟹?
寒露吃螃蟹
九月母蟹。
俗语云:“九雌十雄”,说的是九月母蟹十月公蟹。也叫“九月团脐十月尖”。团脐是母蟹,尖脐的是公蟹。
指的是农历的九月和十月。因为到了秋季,气候渐渐由凉到冷,在野生的环境中,到了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长得最丰满;到了十月,公蟹的蟹膏(也叫蟹油)长得最厚实。所以,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九月里要吃母蟹,农历十月里要吃公蟹。
农历九月,母蟹的消化腺和卵巢长成了蟹黄,以准备过冬和来年繁殖生育的需要(春天蟹黄就变成蟹子)。这时,剥开蟹壳,可以看到蟹壳和蟹坨坨当中有很多黄色的、黏黏的东西,那就是生的蟹黄。煮熟了以后,蟹黄就变成红色的了,而红得越深,说明这只蟹越壮。
而公蟹长得会慢些,直到农历十月时,脂肪才渐渐堆积起来,长成了蟹膏。剥开公蟹的壳,在同样的地方看到的却是白白的、黏黏的东西,就是蟹膏。煮熟了以后,蟹膏变成了半透明状。蟹膏越多,说明这只公蟹越壮。
吃螃蟹的禁忌:
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同时,蟹肉又是天然滋补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但是,食蟹也有禁忌,否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