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彩色衣服主要靠什么来染色的 古代的彩色衣服是怎么染出来得

2024-11-25 05:20:47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穿的衣服颜色多样。而在古代,衣服颜色就比较单一了,主要是染料来源比较局限。那么,我国古代时彩色衣服主要靠什么来染色的呢?到底古代的彩色衣服是怎么染出来的?我们一起来了解。

古代时彩色衣服主要靠什么来染色的  古代的彩色衣服是怎么染出来得

古人衣服颜色

植物染料。天然染料中90%以上为植物染料,多提取自植物根、茎、叶、花、果皮等部位的色素,另外还有动物染料和地衣染料。

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都可以用来染色。矿物类染料,如朱砂、赭石、石青等,动物染料,如胭脂虫,紫胶虫、墨鱼汁等。

直至近代随着工业的发达,各种化学染剂染布的技术是相当的成熟了,颜色也不仅限于最初的几种,我们去大街遛一圈,漂亮的姑娘们穿着各色鲜亮的衣服来来往往,成了城市街角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不过人总是这样,朔本思源,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天然的东西了。而古法植物染布,这么一个睡了很久的染料技术又被重新搬到台前,很火的万能姑娘李子柒,就曾在视频里自己设计衣服,一边构图一边吃葡萄吐葡萄皮。图画好葡萄啃完了,皮也吐满了一钵,于是她就开始了用天然的葡萄紫色,为自己染了一件轻纱裙。

古代衣服颜色与官职:

古人衣服

《明史·舆服三》记载曰:“历代尚异。夏青、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这基本概括了汉以前政治上的流行色,或称帝王尊贵色。而文武百官基本上也着此类颜色官服。三国时曹丕建立魏国后,设立了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

官服品色制度初步形成于隋代,正式完成于唐代。《文献通考》曰:“用紫、青、绿为命服,昉于隋炀帝而制于唐。”《通鉴》曰:“大业六年十二月,上以百官别驾,皆服袴褶,于军旅间不便。是岁始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上,通着紫衣;六品以下,兼用绯丝;胥使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唐朝建国后,车服制度都延续了隋朝的制度。《新唐书·车服志》和《旧唐书·舆服志》中都有许多关于服饰色彩规定的记载。唐高宗时,品色服正式形成。品色服不但规定了官员服饰的颜色,还对官员的腰带作了细致的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踰石带。庶人并铜铁带。”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语句,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官职低的一种悲哀和无奈。此后各朝代的官服色彩大体以唐朝的品色服制度为依据,基本上以紫、绯、绿、青四色定官品之高低尊卑。

宋代官员的服色略有改动。《宋史·舆服志》记载:宋代品官章服一至四品服紫,五品六品服绯,七至八品服绿。到了元丰年间则规定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辽、金、元统治时期,吸收并采纳了许多汉民族的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模式,在官服上亦是如此,规定五品以上服紫,六品七品服绯,八品服绿。

到了明清两代,用颜色标示等级已远远不止于服饰整体颜色方面,还包括衣服各部分的颜色。至于其他装饰品及服饰上的花纹,则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在颜色上,明初规定:“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可见在明朝,青色的地位超过了绿色,绿色沦为末流。清代官服的色彩与明代基本一致。但由于清朝是满族统治,因此在官服上具有一定的满族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官服还实行“补服”政策,即通过“补子”上绣的禽鸟和兽类来区分官位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