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g等于多少斤 1千克是几斤

2024-11-26 05:22:27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在古代,我国就开始有重量单位了,如斤、两、钱、分等等。在日常买要称重的物品时,大家都会听到斤这个单位,那么,朋友们知道1kg等于多少斤?1千克是几斤?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1kg等于多少斤

1kg

  1kg等于2斤,千克与公斤是同一单位只不过叫法不同,1公斤也就是2斤,所以1kg也就等于2斤。斤指的是中国传统上的“市斤”,为了跟国际挂钩,把国际制单位里面的1kg(1000g)给统一定义了个“公斤”。

  千克(符号kg)是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是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J·s时的质量单位,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千克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单位制词头的基本单位。

  千克是质量的单位,而质量就相当于日常说的一样东西有多“重”。然而,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带“惯性”的性质;也就是说,一物体会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倾向于保持既有的速度。当一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在一牛顿的力作用下,会获得一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约相等于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十分之一)。

  物质的重量完全随本地的引力强度而定,而质量则不变(设该质量并非以相对论性速度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相应地,在微引力下的宇航员不需任何力气就能举起太空舱内的物体;因为物体“没有重量”。然而,物体在微引力下仍保有其质量,宇航员需使出十倍的力才能把十倍质量的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加速。

  称重

  斤是古代单位

  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知道,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致的说法。

  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

  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

  虽然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

  称重图片

  斤的古今换算

  资料一:

  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资料二:

  资料来源为:陕西省地情网…地区资料库…陕西省志…技术监督志…上编 计量篇…第一章 计量制度…第一节 历代度量衡

  衡制

  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载:12粟为1分,12分为1铢,12铢为半两,2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孔丛子》中记载:“二十四铢为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之锾,二锾四两谓之觔,觔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秦统一度量衡后,反映在衡制方面为五权法:即铢、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汉承秦制,据《汉书·律历志》记载:“权者,铢、两、斤、钶、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24铢),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就是用黄钟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的重量(7.8克)来定义衡器的单位两的量值。自汉以后至隋代相承不变。唐代重量单位:“累、铢、钱、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宋代以较验乐尺积累法中之分、厘、毫、丝、忽(均以十进位)五个名位,用来命名重量单位以下的小数名称,清未重定度量衡时,重量小权单位止于毫,斤以上不命名。民国18年(1929)《度量衡法》市用制又止于丝,斤以上加石,100斤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