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入伏的第一天吗 小暑是初伏的第一日吗

2024-11-26 23:38:04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小暑节气来临的时候,虽然天气比较闷热,但是大家要平气静心,出门要记带雨伞,因为这时候的天气变化是无常的。那么,大家知道小暑是入伏的第一天吗?小暑是初伏的第一日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小暑是入伏的第一天吗

小暑时节

  小暑不是入伏的第一天。确定入伏的依据是“夏至三庚数头伏”。按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一个庚日10天。

  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历书上还规定:“立秋”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即第三伏)开始的日子。

  举个例子,2022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这天为“乙巳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在6月26日,为“庚戌日”,往后每隔10天为一个庚日,因此,夏至后的第二庚日在为7月6日,这一天为“庚申日”,再往后推迟10天为7月16日,这一天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一天也是入伏的时间,为“庚午日”。所以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6日。

  小暑

  小暑简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在过去我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健康知识

  1、饮食管理

  夏季瓜类水果非常丰富,所以我们可以多吃水果,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水果的属性,了解自己的体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脾胃虚弱的人,要少吃西瓜、梨等凉性水果。易发怒的人要少吃龙眼、荔枝等水果。芒果和菠萝对过敏的人有害。

  2、预防感冒

  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随汗出外泄,导致卫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所以夏天的感冒有很多种:风寒感冒,发烧甚至不明显,流鼻涕,打喷嚏,打喷嚏。此时应立即服用2袋感冒清热颗粒。每2-3小时再喝一次,大部分症状会明显缓解。如果体温快速升高,并伴有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大家要注意预防保健。

  3、日常

  天气炎热时,心脏的血量明显下降,各器官供氧量明显减弱。一定要注意滋养“心”。规律生活,适当运动,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利用小睡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夏季人体消耗大量能量,运动时要控制好强度。运动后不要喝冷饮来降温。

  中暑是仲夏最常见的情况。中暑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高、通风条件差,身体热量来不及向外散发。平时注意多喝水,少出门避暑。

  4、情绪调节

  根据中医“四时养生”理论,夏季与火有关,易出现烦躁、乏力、胸闷、睡眠不佳、头痛、心悸等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体温过高,容易引起内分泌变化和精神不稳定,使人烦躁不安、思维障碍、易怒、易怒甚至行为异常,表现为失眠、健忘、抑郁、食欲不振等。

  有规律的作息可以使心情平静。如果失眠,可以在仰卧或侧卧时放松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式呼吸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