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关于“夏旱”的简历
夏旱指发生在6-8月份的干旱。夏季气温高,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如无雨、少雨或降水不及时,就会形成夏旱。夏旱分为初夏旱和伏旱。
夏旱的定义是:每年6-8月,任意连续5天的逐日降水量小于等于5mm,且5天累计雨量小于等于10mm,则把这5天的第一天定义为夏旱入旱日。夏旱开始日期多年平均都在7月2日前后。
夏旱 - 简介
夏旱是对农业产量威胁最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每年6-8月都有干旱发生,仅不同年份轻重程度和分布地区有所别。谚语说:冰雹一条线,干旱一大片。它的影响区域广大,危害也最重。
夏旱的地区分布:
洗手干的机率分布:6月上旬,我省大部分地区水稻栽插正趋完成,此时少雨时段对水稻的生长危害极大,因此6月20日前出现的少雨时段(初日)的年份定为有洗手干年。我省洗手干出现的机率东部大,西部小。109E以东地区在0.50以上,省西部威宁--纳雍--织金--安顺--关岭一线以西地区在0.20以下,我省大部地区在0.20-0.45之间。
6--8月少雨日数的地区分布:用1951-1981年资料统计,铜仁地区、遵义地区大部以及黔东南州东部总日数都在40天以上,六盘水、黔西南西部在15天以下。最大值中心(大于45天)在天柱、塘头、道真;最小值在盘县(10天),由东北向西南递减。6月份我省各地平均少雨日数均在10天以下,7-8月除省之西南部外,大部分地区都在10天以上,各站的少雨日数80%集中在7-8月,且最大值中心向北移。
夏旱 - 起源
西北干旱环境的起源可上溯到1.6亿年前。 西北干旱环境的形成是我国古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探讨我国西北部干旱环境的形成时代与成因,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对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河西走廊、陕甘宁等盆地近2亿年来的中、新生界干旱沉积的时空分布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是在约0.24亿年以来的新近纪形成的。
在2.1亿年-1.9亿年前的早侏罗世,西北各盆地相应地层中,干旱沉积很少见到,主要是灰色煤系地层,说明当时西北气候普遍相当湿润。但在之后的1.9亿年-1.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各盆地在其早期含煤地层还分布广泛,但到晚期已开始出现干旱沉积,并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这表明当时西北气候正由湿润向干旱转变。到了1.6亿年-1.4亿年前的晚
侏罗世,各盆地相应地层中,以内陆红层为代表的干旱沉积大量出现,并占据主要地位,表明该期西北地区已普遍处于亚热带干旱环境中。在晚侏罗世以来的近1.6亿年里,西北内陆各大盆地基本处于干旱环境中,只是干旱程度和类型有所变化。其中,在1.6亿年-0.24亿年前的晚侏罗世至古近纪时期,主要为发育红色沙漠沉积的亚热带干旱环境;在约0.24亿年来的新近纪期间,西北干旱环境从亚热带干旱环境逐渐过渡到温带内陆干旱环境,干旱沉积的颜色也从以红色为主逐渐过渡到了以灰、黄色为主,现代黄色沙漠景观也在此时期逐渐发育形成。
晚侏罗世亚热带干旱环境开始在西北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全球气温逐渐回升,亚热带北界向北扩展。约1亿年前开始的白垩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气温波动式递减,亚热带北界又摆动式向南撤退。西北本应向温带较湿润环境转化,但主要由于青藏高原及西北各盆地周围山脉的强烈隆升,致使盆地的干旱效应加强,因而一反常态地转化为温带干旱环境。
夏旱 - 预警分级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的多个乡镇发生严重干旱,或一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等)。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
夏旱 - 原因
四川遭受严重春旱后,由于入夏以来气温仍然偏高、降雨偏少,先后有72个县(市、区)出现了20天至28天的夏旱。虽出现一次降雨过程,但降雨分布严重不均,盆地中部和西北部主旱区降雨量仍不明显,仍有50个县(区、市)的旱情在持续。
辽宁造成严重夏旱的最重要原因是连日的高温少雨。春节过后土壤墒情不足也是造成夏旱的重要原因。干旱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川渝的旱情主要是受去年夏旱累积效应的影响。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在频频出现。加上冬季本来降水就少,所以旱情较为严重。
北方广大地区持续干旱少雨,由于用水行为的不合理和无节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原因,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可供使用的地表水资源日趋减少。地表水的衰减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依赖地下水资源。从目前的情况看,地下水已经成为农业灌溉的最主要水源。从动态上看,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农业用水来源中,河流与水库将进一步退出,地下水将是农业灌溉的几乎惟一的用水途径。地下水位的加速下降是农村用水中
的一个普遍存在且十分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灌溉用水不见减少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以及高耗水生活设施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将对农村用水提出新的需求。北方农村的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灌溉技术的改进也是微乎其微。这种状况决定了在短时期内农业灌溉用水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农村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将增加用水量问题。平均人口数量从1975年的1403人增加到了2000年的1859人,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千分之十三。而中国北方农村工业自1975年以来也发展迅速,在所调查的村庄中,平均每个村庄的工业产值从1975年的25.4万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2358.2万元,农村工业产值在25年的时间里增长了近100倍。
城市化因素增加表现在原来只存在于城市地区的一些生活设施在农村的普及、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方面。与生活用水量相关的生活设施主要包括用水便利设施(如自来水设施)和耗水生活设施(如洗衣机)。这两类涉水生活设施在农村已经开始逐渐发展和普及。农村居民家庭中,私人机井和洗衣机的拥有率分别达到了48.5%和40.3%;一些农村居民家庭开始使用水暖气(14.7%)、洗澡热水器(9.4%)等设施;使用抽水马桶的农村居民家庭虽然比例还很低,但已经开始出现。从村庄的统一供水设施看,43%的村庄有统一自来水供应设施。这些村庄的自来水供应时间每天平均8个小时,其中有20%的村庄每天24小时供应自来水。另外还有16.8%的村庄拥有公用澡堂。这些用水设施和设备在农村的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用水方式,也增加了农村的生活用水量。农村用水占据我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且牵涉作为基础地位的农业,也关系到我国绝大多数人的生存与生活。解决不好农村水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我国水危机,其后果不单单是水资源短缺,还将牵涉到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水资源危机的一体化和严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