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天气会有什么变化 冬至天气是有哪些变化
导语:在我国的古人看来,冬至节气这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天意味着春节临近。最近小编有些朋友对冬至的天气感兴趣,想来了解一下,冬至天气会有什么变化?冬至天气是有哪些变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冬至天气会有什么变化
冬至天气
冬至天气的气温走低,气候寒冷。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冬至
冬至日照时间短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
冬至图片
有关冬至的天气谚语
一、“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
这句俗语理解起来并不难,如果冬至这天天气晴朗,没有阴雨或小雪,那就意味着冷空气还没有到来,气温总体降幅不大,未来一个月可能还会继续保持晴天模式。
不过冷空气来得晚,并不代表不会到来。等到春节前后,恐怕雨雪天气就会接连到来。到时候春节必然会变得寒冷,人们的出行也会遭遇不便,特别是下雪天气会使得道路打滑,如此也会被称为“脏年”。
反而,如果冬至这天是雨天,天气不是太好,那就表明当年寒冬如约赶来,而等到春节到来后已是阳历1月末或2月初,此时就不会再有雨雪天气,过年走亲戚十分方便。
二、“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老人常说“该冷不冷难成年景”,其实说得很明白,如果冬至这天天气气温依旧不是太寒冷,整个冬至节气降雪量不多,那自然是不正常的,整个冬天将会是“暖冬”。
如此一来,冬天将迎来“倒春寒”的天气,气温相比往年同期异常寒冷,不利于农作物、果树的生长。且此次降温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直到“小满”节气天气依旧不是太暖和,仍然需要靠烤火才行,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对于农民来说,显然不希望冬至气温偏高,这样的话来年的收成恐怕难以保证,毕竟倒春寒对农业的危害很大,常常导致庄稼减产、品质差等问题。
民间也有“冬至有霜,腊雪有望”的说法,如果冬至这天早上下白霜,那腊月时北方降雪的概率比较大。而对农民来说,腊月降雪是好事,毕竟“大雪瑞丰年”,此时降雪可杀死田间虫卵,且可缓解田间旱情,有助于来年春季庄稼的生长。
三、“冬至在月中,无棉也过冬”
如果冬至是农历11月的月中,那就表明整个冬季气温都不会太寒冷,天气比较暖和,如同春天一样,不需要穿棉袄也可平安过冬。当然,这是夸张性的说法,主要表达的是冬季气温偏高,显然这是不正常的气候。
从立冬至今来看,尽管冷空气频频到来,可每次过后气温明显回升,很多人都感慨今年冬季气温偏高,接下来气温可能还会继续偏高,正好符合“暖冬”的说法,这样一来春节自然是不太冷。
四、“冬至有雪到年关,冬至有风冷半冬”
从字面意思来看,如果冬至这天迎来降雪天气,那就意味着冷空气如约赶来,接下来雨雪会接连不停,一直持续到年关,雪量比较大,这对庄稼来说却是是好兆头,但年轻人可能不会太乐意。
而下半句,如果冬至刮风的话,那正常都是西北风,意味着寒潮赶来,而冷空气所到之处必然降温,因而接下来全国大半地区都会寒冷,也会持续到年关。
从近期的天气预警来看,随着台风“雷伊”的到来,接下来华南、江南将会迎来降温、降雨天气。而东北、华北尽管近几天气温偏高,但冬至起也会迎来新一波冷空气,东北、内蒙将降温6-10℃,局部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