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是激素吗 瘦肉精是非法添加剂吗
导语:说到瘦肉精,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上看到相关内容。显然,这是一种不好的东西,很多不良商家利用其来欺骗消费者。而且还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那么,瘦肉精是激素吗?所谓瘦肉精是非法添加剂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一东西。
瘦肉精是激素吗
瘦肉精
是。“瘦肉精”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药物,而是一类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沉积的苯乙醇胺类化合物的统称。它们同属于肾上腺素受体(主要β受体)激动剂类物质,按结构通常可分为苯胺型、苯酚型和苯二酚型等三大类。市场上常见的“瘦肉精”主要是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三种。
瘦肉精是非法添加剂吗
是。瘦肉精是非法添加剂其中一员。
瘦肉精,顾名思义,是能够促进瘦肉与肌肉增长的一类药物的统称,较常见的是盐酸克仑特罗与硫酸沙丁胺醇,是一种β-兴奋剂,人们经常用来治疗支气管炎以及哮喘。偶尔有运动员在比赛前用作减脂、控制体重,属于体育比赛的违禁品。
肉类非法添加的瘦肉精,容易在人体机体内不能被很好地代谢,常会蓄积到脏器器官和肌肉组织中,特别是心脏。产生急性中毒时,可引起心悸、头晕、四肢肌肉颤动等,严重时可诱发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常见非法添加剂的危害,还有哪些?
(1) 磺胺类药物,过量会造成人类的肾脏出现尿酸盐沉积尿酸结晶,损害脏器功能。
(2) 链霉素,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经常会造成耳鸣耳聋。
(3) 青霉素,易过敏者,会造成过敏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4) 四环素类,影响牙齿发育, 造成牙齿骨骼畸形。
(5) 苯丙咪唑,超剂量使用会造成致癌之突变效应。
关于瘦肉精的监管:
瘦肉精
2009年以前,瘦肉精事件频发凸显我国当时生猪从屠宰到检测等多个环节存在漏洞,生猪肉一般不做检测或主要是用目测,这样的方式让人不得不对我国食品市场感到担忧,将食品卫生上升到食品安全层面是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
不论是雨润、双汇大型肉类加工企业还是不知名的餐馆饭店,瘦肉精猪肉的存在不可忽视。养殖户为追求利益,兽药经营商浑水摸鱼,监管部门把关不严,消费者对肉类质量敏感度不高,这一系列都导致我国肉类市场问题频发。
养殖户和兽药经销商心知肚明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是违法行为,但还是不断地生产、加工和添加瘦肉精,这样的行为让瘦肉精的监管难度加大。而兽药、农药和饲料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源头,在饲料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造成食品源头的污染,危及餐桌安全,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而对“瘦肉精”事件控制有相应的三道关卡。
第一道关卡是养殖户,养殖户需要提高自身道德水平,通过科学技术养殖而不是靠饲料中的添加剂,所谓的“日长三斤”虽然能带来更多的利润,确对社会造成的是不可挽回的伤害。而且获得利润越高,添加剂就使用越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在利益驱使下,饲料生产经营商乐此不疲贩卖,养殖户贪得无厌的购买添加,瘦肉精经久不衰。
第二道关卡是企业,企业在验收生肉时应索取相关检测结果或自行检验,确保生肉的安全性,杜绝来源不明的肉类。虽然在屠宰前检测较为费时,但对生产产品的安全性和企业的口碑有益,作为食品企业有责任为社会做出榜样。
瘦肉精
第三道关卡是国家,“瘦肉精”事件只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整个食品市场的各类问题都需要国家来解决,国家既然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就要抓紧落实,督促食品安全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建立良好的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加强市场监督抽检力度,提高改进检验方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问题食品批次通过多渠道通报(即公开化);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等。
加强监督管理,做好“瘦肉精”残留防控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瘦肉精”监管工作,明确监管职责,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的行为。
(1)加强产地检疫工作,规范生猪免疫耳标。严格做好生猪免疫耳标和产地检疫工作,规范开具检疫合格证,杜绝和打击伪造、使用假检疫证明和假耳标的违法行为。
(2)卫生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生猪流通的各项制度,凡在市场上流通的生猪除需持有动物检疫证明外,还应持有违禁药物(如“瘦肉精”)的检测证明。
(3)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对上市屠宰的生猪和本地出栏的生猪进行定期抽样检测,严把生猪及生猪产品违禁药物残留的抽样检测关。
(4)加强饲料监管和各环节的管理,健全养殖、贩运、屠宰、流通过程中 “瘦肉精”的监管制度;探索建立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监管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整治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