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 地震鱼是怎么来的
导语:每种鱼类的叫法都有一定的由来,之所以这么叫肯定是有原因的。近日,据说日本出现了一种“地震鱼”,那么到底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一般看到名字后,大家都会觉得这种鱼应该地震有关,那究竟地震鱼和地震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
地震鱼由来
“地震鱼”,其真名为皇带鱼,据传说记载,每当地震鱼出现当地就会出现严重的地震或者海啸事件,因而被称为地震鱼。虽然这样的说法只是民间的传说,但是渔民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深信不疑的,毕竟地震鱼生活在深海之中,只有海底的环境发生改变,它们才会离开自己生活的位置。即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人称呼皇带鱼为“恶魔的使者”。
地震鱼是怎么来的
地震鱼一般都生活在超深的海水中,在没有地质大变动的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在浅水区域,更不可能被捕捞到,而有说法称地震鱼的出现极有可能是预示着大地震灾害的来临,因其被地表运动惊到后才会游到浅水域。
“地震鱼”,其真名为皇带鱼,皇带鱼只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暖海域深处,因此人们很少看见皇带鱼。2006年9月,一条皇带鱼因为受伤的原因,因此现身在人们的视野中。
地震鱼,常年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深海里,极少出现于浅海,作波浪式的蛇行运动。由于数量稀少,习性几乎未被研究过。地震鱼有着长长的嘴,它们通常在捕食时头朝上,像条带子一样垂直于海底不动,等到食物从嘴边游过时,它会迅速伸长嘴,将食物吸入嘴中。
每年11月中旬,是地震鱼交配繁殖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地震鱼便会聚集到南太平洋萨瓦伊岛附近进行集体交配。
地震鱼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北纬72度至北纬52度的亚热带深海里。栖息于20至1000米的水深,但通常在水深20至200米间。
地震鱼和带鱼的区别
地震鱼
勒氏皇带鱼只是因体型跟带鱼相似而被中文命名为皇带鱼,皇带鱼还是与带鱼本质不同的。
硬骨鱼本身比软骨鱼低等,而勒氏皇带鱼又属于硬骨鱼中比较低等的物种,因为越高等的硬骨鱼其脊椎数量往往越少,反之则越多。而较为低等的硬骨鱼种类本身就很少。
皇带鱼( Regalecus glesne),又称布伦希尔蒂,俗名龙宫使者、白龙王、龙王鱼、大带鱼、大鲱鱼王、摇桨鱼、胖鱼、买牛、蛮、猪精、百牛、地震鱼,为辐鳍鱼纲月鱼目皇带鱼科的其中一种。广布于热带深海。
它是海洋中最长的硬骨鱼,体亮银色;腹鳍红色,桨状,故英文原意为“桨鱼”。背鳍亦呈红色,很长,有两层楼那么高,始於头顶如鬃冠。很少见于水面,有人偶尔见到,误为“海蛇”。人们通常认为它们是横扫海底,摧毁一切的怪兽。
皇带鱼体型蜿蜒呈长带形的大型鱼,学名为Regalecus glesne。广布于热带深海。长约可达9公尺(30.5尺),重约300公斤(660磅)。体亮银色;腹鳍红色,桨状,故英文原意为“桨鱼”;背鳍亦呈红色,很长,有两层楼那么高,始於头顶如鬃冠。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刀鱼、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青岛、日照黄海沿岸城市称鱽鱼。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 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