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怎么一回事

2024-11-25 07:49:48 来源:天气频道

  气候 - 概述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来天气的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预先做好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的准备,但却不能知道那里某一天的天气情况。时间的尺度是以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来衡量的。气候是以冷、暖、干、湿这些变量来衡量的。气候通常是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的表征。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所以变化相对稳定。

  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中国春秋时代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季节,秦汉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完整记载。气候一词是源自于古希腊文,意为倾斜,是指各地气候的冷暖同太阳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

  气候 - 成因

  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因而对于气候的形成因素,人类活动因子通过对其他因子的变化对气候起作用。比如改变地面的植被、兴修水库、向大气排入各种气体等等。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辐射因素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主要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理维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可以归结到太阳辐射因素上。

  地理纬度,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直射到地球表面可以看作是平行光线。但是由此造成的太阳高度角在不同的纬度位置是不同的,从而造成热量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不同纬度地带的气候有变化。

  海陆位置,由于海洋和大陆具有不同的热力学特性,如容积热容量、导热率等海洋与陆地显著不同,因而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大陆上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温度的年较差是区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重要指标,并且,夏季大陆是热源,冬季海洋是热源,热源有利于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而冷源有利于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海陆的分布使行星风带分为若干个高低压活动中心,这些高低压活动中心对于形成世界季风气候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例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就是很好的例子,海陆分布的不同也影响天气的变化。

  地形地势,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地气候中的阳坡效应和阴坡效应,迎风坡和背风坡效应。大致而言,地形主要是对气流产生阻挡和抬升作用。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云层少,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是因热量而成,海洋是地球表面热量的重要贮藏。 洋流影响主要表现在流经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环流因素

  包括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影响气候的因子包含气温、雨量、气压和风。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

  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弱等。

  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折射、散射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气候 - 因素

  温度

  气温

  日均温,将一天中,数次测得的气温相加,除以测量次数。

  月均温,将全月中,各日日均温相加,除以日数。

  年均温:将全年中,各月月均温相加,除以月数。

  日温差,一天中最高温减去最低温。

  月温差,整月中最高日均温减去最低日均温。

  年温差,一年中最高月月均温减去最低月月均温。

  雨量

  最多雨少雨月及其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际降水变率、蒸散量、空气湿度等。

  气压

  气压、气流方向变化、风频及其时间方向分布。 气压差

  风

  中国大陆中学地理教材所采用的气候分类法以气温、降水和大气环流为参照依据,将地球气候分为13种。

  气候 - 类型及分布

  热带气候

  把常年月均温在15℃以上的地区划为热带气候区。根据降水把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2000mm以上)、热带草原气候(2000mm~15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200mm)和热带沙漠气候(0mm~200mm)。典型动物是猩猩、河马、长颈鹿、羚羊、象、孔雀、袋鼠、沙漠狐等。植被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和荒漠植被。土壤为砖红壤、红壤、荒漠土等。

  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热带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

  2、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

  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

  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旱雨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气候

  把最热月在20摄氏度以上且最冷月在0℃~15℃的地区划为亚热带气候区。根据降水把亚热带气候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以上,大陆东岸,除东亚外均称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300mm~1000mm,大陆西岸)。典型动物是阿尔卑斯山羊、猕猴、灵猫等。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土壤为红壤、黄壤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非洲大陆东南角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亚显著的原因:背靠最大的大陆,面临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布。这些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所以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亚热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亚热带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其基本特点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 也是全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但因纬度稍高,冬季气温比热带沙漠气候低。

  2、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亚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全年干旱少雨。与亚热带干旱气候的主要区别是夏季气温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30℃;年降水量较多,大于250mm,所以土壤储水量增大,能够维持草类生长。

  亚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同,但分布在亚热带。

  温带气候

  把最热月在20摄氏度以上且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冬冷夏热型),常年月均温在0至20摄氏度之间(终年温和型)的地区划为温带气候区。终年温和型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1000mm,大陆西岸);冬冷夏热型根据季风是否显著分为温带季风气候(400mm以上,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400mm以下)。在简化的气候分类法中,常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划归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动物有松鼠、黑熊、黄羊、旱獭、双峰驼、子午沙鼠、驼鹿、紫貂等。植被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混交林、温带森林、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土壤为黑钙土、荒漠土、灰化土、棕壤、褐土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著。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而且季节分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以西欧的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为典型。其次如美国的西雅图、加拿大的温哥华、新西兰的惠灵顿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温带阔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东亚和北美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也称温带森林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又称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温带森林气候与温带沙漠气候之间的过渡气候。这种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为200-450mm,集中在夏季,干燥程度不如沙漠气候。分布范围,从黑海沿岸往东,横贯中亚,经蒙古的边缘地区、中国的准葛尔盆地,内蒙古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西部,东西连成带状;在中美中西部为一南北向的宽带;在南美南部东海岸也有一狭长地带。

  温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又称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1、温带大陆腹地沙漠地区的气候。极端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夏季炎热,白昼最高气温可达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也较大。云量少,相对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自然景观多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亚和中国塔里木盆地属沙漠气候。

  2、温带半干旱气候在干旱气候的外围,夏季温度比温带干旱气候低,降雨量也比温带干旱气候大。

  寒带气候

  把最热月均温在10℃以下的地区划为寒带气候区。根据最热月均温把寒带气候分为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突破0℃)和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不突破0℃)。典型动物有驯鹿、北极狐、北极熊、海豹等。植被有寒带苔原和极地冰原,在极度寒冷的地区没有植被覆盖。土壤为冰沼土,冰原气候区未发育土壤。

  非地带性气候

  指由海拔高度造成的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高地气候)。该气候区垂直自然带同赤道向两极出现的水平自然带相类似,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海拔高度以及所处的纬度有关。其基带与水平地带性决定的自然带一致,雪线高度与气温称正比,与降水成反比。

  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 -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气候 - 与周围的关系

  气候变化对人类与自然系统有重要影响.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

  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年到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另一方面中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负面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三大作物,即稻米 、玉米 、小麦 ,除了浇灌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 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铁路 和公路 运行维护的投资。

  同全球一样,中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气候 - 着装

  人类为了生存,要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而最基本的适应便是保持正常体温。体温虽然可以通过生理上的调节来

  完成,但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有限的。衣服可以使人处于一个温度比环境气温高、变化比环境气温小的气层里。衣服虽然不能减少人体热量的损失,也不能将热量保存起来,但它能起到调节作用,使身体周围有一层温暖的空气,不仅如此,服装还能改变环境中的气温、湿度、气流、日照对人体的效应。夏季,随着外界气温的显著升高,裸露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大大增加,如穿上合适的衣服,可减少气象要素急剧变化时对人体的影响。

  当人体直接在阳光下曝晒时,衣服则可降低辐射的增热作用。夏季衣服少,如穿着得体,更能体现人体的形态美。但夏季服装除了更注重美观外,也要注意既能防晒,又能使体内热量散发掉。因此,夏季服装颜色要浅,质料要薄而疏松,不能用合成纤维作衣料,因其吸水性能差,并且不耐高温,易潮湿。春季和秋季气温比较适宜,但春天是“孩儿脸一天变三变”,秋天又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二场秋雨穿上棉”。因此,这是两个气候多变的季节,穿着上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宜捂,秋天宜冻。人们在服装上也要考虑其保健的特点来着装,要适应天气的变化来着装。冬季,衣服使人体平均能保持因传导和辐射而丧失的全部热量的1/3。

  当外界气温与身体裸露的温差为15.6℃至17℃时,穿上一件衬衣,则衬衫表面与外界气温之差可降为11.8℃;加上一

  件背心,温差为9.9℃;再套上外套,温差则只有6.3℃了。衣服越厚,衣服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就越小,保暖作用就越好。尤其在北方的严冬时节,一个人所散失的热量中,有接近半数是从头部和正常呼吸中排出的,因此,严冬时节口罩、帽子便成了出门所必不可少的保暖物品。在结冰地区,衣服的层次较多,若服装外面用浅色,里面用深色的衣料,可使靠近皮肤处形成一吸热层,达到较好的保暖效果。而南方的空气湿度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在冬季时,往往会感觉南方比北方更冷,所以人们在穿着上,首要的是保温、干燥。在衣着与湿度的关系上,干燥的地区的衣服要宽大,厚度要适中,衣料的质地要较紧密,色泽宜浅以利于反射辐射热; 而在潮湿的地区,衣服要合身,尽量少遮住身体,厚度宜薄,衣料质地宜疏松,色泽宜浅为好。

  气候 - 辨析区别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气候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区分清楚二者的不同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研究天气对人的影响时,控制一些文化和社会因素要比研究气候对人的影响时更难以控制。

  气候与行为间的关系及观点

  ⑴气候决定论认为,气候决定了行为的范围。谈到气候决定论时,必然会联系到地理决定论。很难把它们分割开,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

  ⑵气候可能论认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化范围。

  ⑶气候概率论认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大。

  人的容貌、性格和行为,并非完全能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的“手心”。人的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红黄黑白,不仅与人的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欧亚大陆,生活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人,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人的皮肤颜色黑黝黝的。为了抵御酷热的气候,他们的脖子很短,头明显偏小,而鼻子较阔,这样有利于散发体内热量。在寒带、温带的高纬度地区,常年太阳不能直射,光照强度较弱,气温很低,严寒期又长,这里大多为白种人。为了抵御严寒,他们往往生有一个比住在温、热带地区的人更钩的鼻子。鼻梁较高,鼻内孔道较长。就头型而言,寒带和温带居民头大、头型圆,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减少散热量。

  为适应高山稀薄的空气,山区居民的胸部突出,呼吸功能发达,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比沿海地区的居民明显偏多。气候对身高的影响更为明显。以我国为例,北京的年日照时数为2778.7小时,武汉年日照时数为2085.3小时,广州年日照时数为1945.3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仅为1239.3小时,所以这些城市居民的平均身高依次由高到矮。其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促进骨钙化和长粗长高的作用。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气温高,使生活在那里的人性情易暴躁和发怒。居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大部分时间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与别人朝夕相处,养成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较强的忍耐力的性格。比如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被人们称为“永不发怒的人”。居住在温暖宜人的水乡的人们,因为气候湿润、风景秀丽,人们对周围事物敏感,且多情善感,机智敏捷。山区居民因为山高地广,人烟稀少,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说话声音宏亮,性格诚实直爽。居住在广阔的草原上的牧民,因为草原茫茫,交通不便,气候恶劣,风沙很大,所以,他们常常骑马奔驰,尽情舒展自己,性格变得豪放直爽,热情好客。气候组织是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国际非营利、非政府机构,成立于2004年4月,总部设在英国,并在全球范围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等地展开运作,通过推广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实践,推动全球走上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气候 - 组织

  气候组织的成立和发展获得了英国时任首相托尼· 布莱尔先生和来自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20余位商业精英和政府领袖的大力支持。气候组织致力于与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和非赢利机构之间的积极合作,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促使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发挥领导作用应对气候变化,开拓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不断促进其盈利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并且鼓励其成功经验的共同分享。

  气候 - 变化

  气候变化认识

  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地区的问题,应该是全球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下面四方面统一认识:

  第一,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携手合作,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并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

  第二,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该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统筹协调起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应该促进而不是阻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第三,术进步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社会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在技术创新、推广和利用方面加强合作,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四,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应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变能力,增强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

  20世纪中期以来的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有可能是基于人为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人类的活动可直接影响各种温室气体的「源」和「汇」而因此改变了其浓度。

  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可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物(CFCs)及臭氧(O3)。大气层中的水气(H2O)虽然是天然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但普遍认为它的成份并不直接受人类活动所影响。

  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CO2,CH4及N2O的浓度自1750年起急剧上升,现在的浓度已大幅超越工业革命前数千年经冰蕊推算的浓度水平。全球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使用石化燃料及改变土地用途,至于CH4及N2O的增加则与农业有关。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这令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反馈),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

  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在20世纪上升了0.6℃。过去12年中,有11年名列自1850年有全球表面气温仪器记录以来最暖的12年内。过去50年的暖化趋势(每10年0.13℃)是过去100年的两倍。

  中国气候变化

  1973年,竺可桢 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 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采用。但近些年来, 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

  朱士光等认为2000~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中期) ;

  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 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 世纪);

  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 世纪中期至6 世纪);

  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 8 世纪) ;

  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 11 世纪) ;

  金前期湿干气候(12 世纪)

  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 和14 世纪前半叶)

  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 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我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 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 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但不完全同步。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UNFCCC已经收到来自185个国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添改文件,并成功地举行了6次有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尽管目前各缔约方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但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地球温度上升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海平面上升,上海、广州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面临咸潮破坏,甚至淹没之灾; ·冻土溶化,日益威胁当地居民生计和道路工程设施; ·热浪、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导致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 ·粮食减产,千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每年,全球因气候变化导致腹泻、疟疾、营养不良多发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5万,主要发生在非洲及其它发展中国家。2020年,这个数字预期会增加一倍; ·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无论气候变化的影响规模大小,贫困人群将受害最深。贫穷国家因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播及农作物减产所带来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气候 - 影响

  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

  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年到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另一方面我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对农业的影响

  预计到2030年,我国三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麦,除了浇灌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环境的影响

  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