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九从哪天开始算 今年三九第一天是几号

2024-11-25 19:48:09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三九天的开始是数九的第19天,一直到数九的第27天结束。当然,每年数九时间都不同,所以时间日期也就不同了。那么2020三九从哪天开始算呢?到底今年三九第一天是几号?我们从今年数九的第一天也就是冬至这天开始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算算吧。

  2020三九从哪天开始算 今年三九第一天是几号

三九天时间

  2020年三九从2020年1月9日开始算,知道结束2020年1月17日。其中,今年数九的开始是2019年12月22日(冬至),具体数九时间表如下:

  2020年一九时间: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2020年二九时间: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8日;2020年三九时间:2020年1月9日-2020年1月17日;

  2020年四九时间: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26日;2020年五九时间: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4日;2020年六九时间:2020年2月5日-2020年2月13日

  2020年七九时间:2020年2月14日-2020年2月22日;2020年八九时间:2020年2月23日-2020年3月2日;2020年九九时间:2020年3月3日-2020年3月11日。

  为什么要数“九”呢?为什么不数二、三、四、五、六、七、八呢?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数九方法,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从冬至逢壬日算起,到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三九天养生注意事项

三九天

  1、早睡晚起,以待日光。

  中医认为,入冬以后,起居方面要注意“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因为此时人体阳气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头脑清醒,机智灵敏,还有利于防病。平时喜欢晨练的老年朋友,在三九严冬里,应待阳光出现,并做好保暖防护再出门,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受寒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上班族晚起不可能,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居室温湿度要适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切忌紧闭门窗,要定时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2、注意防寒,温暖过冬。

  三九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背部、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的保暖,因为气温低很容易受寒引发咳嗽、哮喘等宿疾以及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

  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肩不好的人可在肩上搭条毛巾;腰或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上一个护腰或护膝;老人、儿童和患有肺系疾病的人,暖背尤其重要,最好在三九天穿一件贴身棉背心;每晚睡前热水泡脚以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注意头部保暖,“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年老体弱者及儿童冬季外出时更应戴帽子,保护头部及耳朵。

  3、不宜晨练,切忌大汗。

  三九天人体阳气虚弱,心肺负担重,尤其老年人在最冷的时候不要外出,早晨气温低,雾霾相对较重,不适合晨练,可以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如果气温有所回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三四点,雪天、大风天不要外出。

  冬季属阴,养生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寒气通过开张的毛孔侵入体内,损伤阳气,容易使人生病。故运动忌大汗,以微微出汗为宜,每次进行半小时左右,可做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散步等都非常适合在冬季进行。

  4、情绪平和,避免抑郁。

  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时期,养生要着眼于“藏”,“藏”的意思就是说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注意调控不良情绪,遇事节怒,宠辱不惊。对于不良情绪可以找朋友聊天,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保持心情愉快。

  冬至过后天黑得早,光照时间短,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好心情,所以冬季应多晒太阳。

  5、适当进补,切忌盲目

  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

  但进补要适当,切忌盲目。首先要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近年来,人们热衷药食同补,用中药材和食材一起煲汤,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进补方式。专家提醒,选择中药进补前要先请中医师辨明体质的“寒热”属性,再选择适当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