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不是进伏 夏至和入伏是一天吗

2024-11-26 19:37:14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人们经常把夏至节气与三伏天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认为夏至这天就是入伏了,那么,实际上夏至是不是进伏呢?到底夏至和入伏是一天吗?夏至确实与入伏有一定关系,但夏至与入伏并不是同一天。具体什么时候?我们一起来了解。

  夏至是不是进伏 夏至和入伏是一天吗

夏至与入伏

  夏至不是进伏。入伏时间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庚日怎么计算?

夏至三庚日

  冬至当日九,夏至三庚伏。意思是说:冬至的当天就算入九,而夏至再过三庚才入伏。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日,从第三个“庚”字日起便是入伏,到第四个庚日共10天为初伏。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为一个循环,故称60花甲子。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夏至开始,数到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每年都不一样(每年的天数都不是10的倍数,所以,庚日并不是固定的日期),故“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为20~29天之间(假如某年的夏至日是辛日,也就是庚日的第二天,那么要过29天才到第3个庚日,而假如某年的夏至日就是庚日,那么只需再过20天就到第3个庚日了)。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