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霜期” 你知道吗
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无霜期的长短因地而异,一般纬度、海拔高度愈低,无霜期愈长。
详细内容
地面出现白霜的春季终日至秋季初日期间的持续日数。各年日数相差很大,通常以其多年平均值表示,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重要指标。无霜期长,作物生长期也长,热量资源丰富;反之,作物生长期短,热量资源贫乏。一般把无霜期作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此期间,作物不受冻害。但当空气干燥或有风时,往往气温降至0℃以下,地面虽不见白霜,作物已受冻,农民称该现象为黑霜。干旱区一般只有黑霜,故农业气象学上常用地面最低温度o℃的春季终日至秋季初日期间的持续日数来表示无霜冻期。中国各地的无霜冻期差异很大。
分布与性质
分布
无霜期与农作物生长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长,生长期也长。无霜期长短在农业上是个很重要的热量指标。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全相同,出现初霜和终霜的日期也就有早有晚,每年的无霜期也就不一致。通常所说的无霜期,是指从当地的平均终霜日到平均初霜日之间的天数。我国是一个多霜的国家,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经常受到冷空气的侵袭,有霜的范围很广,除海南岛、云南和台湾省南端、四川川江河谷部分地区和南海诸岛外,均有出现。我国各地无霜期长短不同:据统计,南岭以南、台湾、云南南部、四川盆地无霜期均在300天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250—275天,华北地区为175—225天,东北北部、内蒙、新疆北部为100—150天左右。总的分布特点是南部无霜期长,北部无霜期短(青藏高原除外)。
性质
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之间的天数。霜冻的温度指标一般认为是气温在1℃或者地温在0℃以下时即产生霜冻。5月份以前出现终霜冻,仅对育苗移栽的作物有影响,6月份出现终霜冻,对大多数出苗的作物就都有较大影响,同样秋季初霜冻如果出现在9月下旬对大多数作物影响不大,如果在9月中旬出现初霜冻将影响大多数作物的安全成熟,造成减产和水分过大。
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主要与这个地区寒冷季节的长短有关。也就是说,寒冷季节长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迟,“初霜”开始时间早,“无霜期”就较短;与此相反,寒冷季节短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早,“初霜”开始时间迟,“无霜期”就较长。这是因为霜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出现的,当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时,附在物体表面上的水汽,才能凝结成白色的霜。北方地区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比南方少;距冷空气的源地近,寒冷季节比南方长,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要比南方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