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念奴娇和木兰花含有人物的是哪个 词牌名含有人物的是念奴娇还是木兰花

2024-11-26 07:47:52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我们知道,古人写词都是要带词牌名的,例如念奴娇、木兰花等等。其中,有一些词牌名中是含有人物的。那么,就词牌名念奴娇和木兰花来说,含有人物的是哪个呢?到底词牌名含有人物的是念奴娇还是木兰花?一起来了解。

词牌名念奴娇和木兰花含有人物的是哪个 词牌名含有人物的是念奴娇还是木兰花

含人物的词牌名

念奴娇。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念奴娇词牌名历史沿革:

《念奴娇》曲名,来源于唐天宝中名倡念奴。元稹《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元氏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关宴,万众喧溢,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遗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那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皆悄然奉语然明皇不欲夺狭游之盛,未尝置在官禁。岁幸温汤,时巡东洛,有词潜遭从行而已。”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眼色娟人”条:“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体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官妓中帝之钟爱也。”今按:念奴以有姿色,善歌唱擅名于天宝年间,玄宗的品题“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更使之艳名远播。念奴的明艳娇媚,于是成为文人艳称的题材,形之歌咏,播于乐府。元稹诗有“春娇满眼”之句,《念奴娇》曲名,即取义于此。

念奴娇词牌名

《念奴娇》曲子起源于何时,史无明文。王灼《碧鸡漫志》载:“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中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词入此曲者。”现存唐五代词作中,并无《念奴娇》词作传世。今传《念奴娇》词,最早的是沈唐“杏花过雨”一阕。其作年当在北宋嘉祐、照宁之间,则该曲可能起于北宋中期。宋末元初王仲晖《瓮天脞语》记北宋宋江一词:“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风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这应是传说之词,可见此调在民间的流行。

《念奴娇》乐曲的宫调,诸家记载不一。前引王灼记为大石调,下云:“又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官大石调。”张孝详明确注为大石调,姜夔则明确记载其过腔为双调元高栻又注为大石调,又大吕调。实际上,《念奴娇》的宫调只有两种:大石调和双调。

《念奴娇》以大石调为正调,双调则为变调。首创变调者为姜夔。姜夔自度曲《湘月》,序中明载:“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两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两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方成培《香研居词座》云:“盖《念奴娇》本大石调,即太簇,双调为仲吕商,律虽异而同是商音,故其腔可过。太簇当用‘四’字住,仲吕当用‘上’字住,箫管‘上’、‘四’中间只隔一孔,笛‘四’、‘上’两孔相连,只在两指之间。又此调奏毕,当用‘一’字、‘尺’字,亦鬲指之间,故曰两指声也。‘能吹竹便能过腔’,正此之谓。所以欲过腔者,必缘起韵及两结字眼用‘四’字不谐,配以‘上’字声方谐婉,故不得不过耳。”自姜夔凡双调《念奴娇》,均取《湘月》之名。二者宫调虽异,词体并无不同。二者官调虽异,词体并无不同。此后词乐逐渐失传,词成为案头文学,二者的差异也日益模糊。

词牌名

木兰花词牌名简介: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庄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后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钟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后片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只两片并于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七平韵。兹列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

典范词作: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宋·晏殊:《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宋·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宋·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宋·欧阳修:《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晏几道:《木兰花·小莲未解论心素》

宋·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