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说“干岛效应”
干岛效应 - 定义
干岛效应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于城市的主体为连片的钢筋水泥筑就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份大部分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时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份补给。这样,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
干岛效应 - 示例
杭城存在热岛和干岛效应
杭州植物园鲍淳松等人通过两年多来对杭城热岛和干岛效应的研究认为,杭城明显存在热岛和干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受多种因素所控制的,系统天气状况是决定性因素;其次是土地利用构成,其中建筑率和绿地率关系重大;取样日期、地点的不同,对调查结果有一定影响。
他们撰写的《杭州夏季城市热岛特点与绿化覆盖率的关系》一文,就杭城热岛和干岛效应的特点、分布模式、解决办法等,做了一些框架性简述。现摘述如下:
(1)杭州热岛呈现非均一的镶嵌式结构,呈多中心分布模式。但从较大的尺度上讲,热岛基本上与建城区范围相一致,市中心或建筑中心则为高温中心。
(2)城区公园比城区低0.6℃左右,但观测结果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3)风景区比城区和城郊区温度平均低1.2℃左右。
(4)相对湿度风景区>城郊>城区。其中风景区和城郊的相对湿度显著地高于城区。
(5)城区公园比城区相对湿度大2%左右,但观测结果还未达到显著性检验水平。
(6)园林绿化小品在夏季,比就近的水泥地下垫面,能降低气温0.67℃,甚至达到降低2.25℃,相对湿度提高4%,甚至提高15%,冬季没有降温作用,反而会略微提高一点温度。
(7)没有绿化的主街相对来说是个热源,比经过园林绿化的住宅区气温平均高0.5~0.7℃,相对湿度低2~5%。
(8)行道树(悬铃木)具有降温作用,夏季能降低气温0.5~1℃,相对湿度提高3~5%。
(9)不同的植物绿化降温效果比较复杂,总的说来,树冠高大、浓密降温作用大,乔木>草坪。
(10)植物表面温度大大低于人工下垫面温度,夏季可降低4~8℃。
(11)太阳光是热量的来源,太阳光不足时,如冬季、阴雨天气,绿化降温作用就不明显。
(12)热岛和干岛效应一年四季都存在,其强度基本上呈秋、夏>春>冬,其中秋、夏比较接近,但最大值在夏季观测到。强度夏秋季节以晚上20:00最强,而冬春季节较复杂,但四季平均而言,晚>早>下午。
(13)温度与绿地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温度与建筑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温度与建筑率的关系比温度与绿地率的关系更密切,建筑物对温度的影响更大。绿地率平均最大降温强度为2.2℃,建筑率平均最大增温强度为2.4℃。
(14)绿地面积过小,降温作用不明显,也即绿地面积越大,降温可靠性更大,但建筑面积小时,却有显著性关系的表现,也即建筑物在较小的范围内就表现出建筑率提高,显著地增加温度的作用,但建筑面积更大时,温度增加更大。
(15)为了减小热岛强度,要求绿地范围大,而要求人工建筑物范围小。
(16)建城区面积扩大,即人工下垫面增加是气温增高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较高的森林覆盖率(绿地率),有助于减少热岛效应。
(17)气温以处在风景区内的杭州技校最低,市中心的杭十中及住宅区的翠苑三区最高,年平均相差2.0~1.8℃,朝晖公园虽在市中心,而且公园面积不大,但气温处在中间,比技校高1.11℃,比翠苑三区和杭十中分别低0.69℃和0.89℃,气温呈杭十中>翠苑三区>朝晖公园>杭州技校,相对湿度以技校最高,平均比另外三测点高5.75%,后三者之间的相对湿度相差不大,在1.33~1.12%之间,相对湿度呈技校,杭十中,朝晖公园翠苑三区。
(18)热岛强度以晚上20:00时最大,平均达2.44℃,其次为凌晨02:00,为2.18℃,早晨08:00为1.26℃,下午14:00为0.67℃,呈20:00>02:00>08:00>14:00,干岛强度也呈20:00>02:00>08:00>14:00,其中20:00时干岛强度为9.48%,02:00时为8.16%,08:00时为6.06%,但14:00时,反而是技校的相对湿度略低(低0.69%)。
(19)通过夏季的连续观测,夏季气温呈杭十中>翠苑三区>朝晖公园>气象台>技校,平均热岛强度在1.97~1.05℃之间。相对湿度呈技校>气象台>朝晖公园>翠苑三区>杭十中,干岛强度在4.52~9.2%,各时段平均热岛强度呈20:00>02:00>14:00>08:00,范围在0.68~2.24℃。
(20)通过对夏季温、湿度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得到晚上时,技校气温极显著地低,相对湿度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点。通过相对差值的平均数t检验,得到除个别情况外,相对差值(热岛或干岛)是显著或极显著地存在的。
(21)夏季气温与绿地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绿地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绿化好的地方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高。
(22)夏季对西湖水温比钱塘江高,最大达5℃,为了减轻杭城热岛,建议在中午时利用钱塘江水,替换西湖的表面高温水。
(23)用最低温表示的热岛强度比用最高温表示的热岛强度更大。夏季时,前者在1.5~3.3℃之间,后者却在-0.29~1.03℃之间。
(24)流动观测结果显示,仅相隔一条公路(马路),六和塔公园门口就比对面江边人行道温度要低,晚上20:00时最大相差3.2℃,灵隐路比植物园分类区,晚上20:00时温度最大高出2.1℃。
(25)最近30年平均,最高气温≥35℃的日数,杭州为21.03(天),最低气温≤0℃的日数,杭州为24.73(天)。
(26)盒式272屋型温湿度计易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所以有太阳光影响时易使测得的温度高于气温值。
(27)热岛问题需要就近解决,我们提出夏季“水泥不见天”的概念。
(28)为了减轻城市的热岛,绿化体系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整体。
干岛效应 - 专家看法
气候专家认为,城区钢筋水泥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高,市区全是水泥路面的“天下”,很难有土壤地皮的位置,水面积也十分有限,城区的热岛效应已十分明显。市区与远郊的年平均气温已相差1.5℃至1.6℃,城乡温度差在秋冬季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城区相对气温较高,夜间辐射降温的程度不足,就较难形成大雾。
上海城区还有一个“知名度不及热岛效应”的“干岛效应”。城区密密的水泥路面阻断了空气中水汽的循环,地面难以多量地吸收水分,也就不能大量地释放水分,所以城区的空气水分含量相对郊区要低,空气相对较干。没有充分的水汽条件,也较难形成大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