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是在哪个时候
导语:我国江淮地区的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有许多低山、丘陵和岗地。江淮地区每年都有一段梅雨期,那么,大家知道江淮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是在哪个时候?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江淮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江淮梅雨季节
江淮梅雨季节是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平均梅雨量343毫米。梅雨季节时间长度40天,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夏至”“小暑”节气内。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北边缘冷暖空气交汇的对流活动活跃区,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此时,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由于长时间时雨时晴高温高湿风弱天气,使得家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亦称为“霉雨”。
中国内地梅雨区域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即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南岭以北的北纬28°为界,北抵淮河沿线北纬34°一带,其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8°-34°、北纬110°-123°;涉及的行政区域包含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1市。江淮流域梅雨区域包括长江中下游区及其南侧的江南区和北侧的江淮区。
1951年以来,历史上入梅最早的日期为5月25日(分别为1995年、2016年),入梅最晚的日期为6月26日(2005年)。出梅最早的为6月23日(1988年),出梅最晚三年分别为1993年(8月4日)、1998年(8月3日)和1954年(8月2日)。梅雨季节时间最短的为13天(1988年),最长的三年分别为1954年(59天)、1998年(58天)和1993年(54天)。
梅雨季节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多云以及风力较小。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韩国称之为“Changma”,表征为“长毛”,即梅雨可发霉滋生白毛;日本称之为“Biau”,与中国“霉雨”一脉相承。
江淮梅雨
江淮地区是在哪里
江淮地区,即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江苏省、安徽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下游)一带(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淮南、滁州、六安、合肥、信阳等主要城市)、主要由长江、淮河冲积而成。
江淮地区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网交织,湖泊众多。受地质构造和上升运动的影响 ,沿江一带平原形成了2~3级阶地,分布着众多的低山、丘陵和岗地。
气象术语中,江淮地区包含淮河至长江间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各一部分。
江淮梅雨图
江淮文化分布在哪里
江淮文化又叫做两淮文化,主要就是以巢湖为中心,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长江以北的江苏与安徽的境内。江淮文化处在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北与黄河地区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接壤,南与隔着长江的两湖文化区、吴越文化区是互相相望,它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走廊与南北文化连接的桥梁。
江淮文化以江淮方言为代表,形成了与北部中原官话区、南部吴语区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饮食文化上,江淮文化以淮扬文化为代表,甜咸适中,注重本位,汤菜为主。在江淮以北的徐州比较注重咸鲜,江淮以南的苏州浓油赤酱,比较偏甜。自古以来,江淮文化都是博大精深,影响力范围包括安徽江苏两大部分,并且也由江苏安徽几个中心城市形成突出的文化中心,从西往东形成了安庆、南京、淮安几个文化中心城市。
淮河是江淮古文化的发源地,夏商周时候,乃是“徐淮夷文化”,文化受着黄河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地方色彩,给南方的楚文化与吴越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候,江淮地区的徐淮夷文化转变风向,朝着南方吴越文化与楚文化靠拢。秦汉时代,江淮地区乃是全国文化发达区域之一,淮南王刘安定都在寿阳,并且招人著书立说,对本地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也使江淮文化超越同一时期的吴越文化。
隋唐时候,由于江淮地区水稻农业经济获得发展,江淮文化也获得发展。但之后在历史演变中总统水平也落后于吴越文化,更难与黄河流域地区的中原文化与关中文化相媲美。
江淮文化处在北方与南方之间,江淮人在燕赵北方人眼里是南蛮人,在闽粤南方人眼里是北方佬。而且,江淮地区也是人才辈出,人才都是能谋国成事。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是江淮地区的人,江淮地区的人也能为国家建功立业,如韩信与曹操。江淮人也是文艺辈出,如文学家秦少游与艺人梅兰芳,都来自于江淮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