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春运唐代为了保障节日运输做了什么 唐代如何保障节日运输

2024-11-26 00:46:05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很多人以为只有现代社会才有春运,但实际上,我国古代就已经有春运了,毕竟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人也是要过年的,也是要回家和家人团聚。现在的春运,有各大部门来保障交通运输,那么,在唐代为了保障节日运输做了什么?到底唐代如何保障节日运输?一起来了解。

古代也有春运唐代为了保障节日运输做了什么

古代春运

统一运输价格。为保证节日运输,我国古代有官办、商办、民营三类交通体系,但不论哪一种都是要收费的。节假日时,客运和物流费用会比平时贵一些,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如在唐代,商业运输便有一个全国统一价,并设有最高和最低限价,连里程速度都有详细的规定。

古代的春运,费劲在路上,这是今天总乘坐高铁飞机的人民群众难以想象的。

在殷商时期,统治者们就高度重视道路问题,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安阳殷墟考古,就发现了很多车马坑。步入大秦王朝后,秦始皇修了大量公路,在全国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交通网络,直道、轨路(相当于秦朝的高铁)等都亮相了。不过,那时候的高铁,是木轨,轨道都是硬木头,下面垫上枕木,形状和样式和今天没啥大区别,只是上面运行的是马车。

古代的春运,费劲在路上,这是今天总乘坐高铁飞机的人民群众难以想象的。

在殷商时期,统治者们就高度重视道路问题,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安阳殷墟考古,就发现了很多车马坑。步入大秦王朝后,秦始皇修了大量公路,在全国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交通网络,直道、轨路(相当于秦朝的高铁)等都亮相了。不过,那时候的高铁,是木轨,轨道都是硬木头,下面垫上枕木,形状和样式和今天没啥大区别,只是上面运行的是马车。

古代春运交通

而在长途春运里,光靠人就扛不住了(会累得吐血,毕竟现实生活中没有神行太保戴宗),需要大牲口顶上,比如各种马、骡子、牛、驴,至于是赤兔马汗血宝马还是瞎眼骡小瘦驴,就看乘车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了。这就不得不涉及春运票价的事了。

古代交通,有三个体系:官办、商办、民营,但不论哪个,都不是白给的,毫无疑问收费。春运期间,自然较贵,物流和运输成本都不低,和今天相比,方式上没有过大区别。有史料说,唐朝的时候全国春运费用统一,不能大于一个最高价,也不能小于一个最低价。

比如,在唐代春运期间,若车载1000斤,行走100里,要花900文钱:每驮100斤,走100里,要花100文钱;走山坡道路,花费120文钱。但即便走的全是内岭道山路,要价最高也不可以超过150文钱;走平坦小道时,费用再低也不能低于80文钱。人背、扛、抬,二人顶一驮收费。

以开元年间为例,当时的九品官,级别和今日的股级干部差不多,一月大概能挣3817文,日收入约127文。以“二人顶一驮”来说,抬着100斤的东西走100里,每人可以得50文钱,以每天走50里来说,日收入25文钱,这在当时可买大约25斤大米。可见,运费还真不算高。而若走水路,会更便宜,自然成为春运首选。

春运一词的由来:

春运

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每年农历腊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廿五。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发布,交通运输部、民航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一般意义上的春运,是指中国大陆的城际交通,不包括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和台湾之间的交通以及国际交通 。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近30多年来,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37亿人次,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2021年2月12日起,铁路车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 。

2022年春运于2022年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根据火车票15天预售期安排,2022年春运首日火车票于1月3日开售。 旅客1月17日起可以购买除夕当日的火车票 。据初步预测,全国春运客运量较2021年8.7亿人次有较大幅度增长,甚至将超过2020年的14.8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