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灭绝什么意思 功能性灭绝和灭绝有什么区别
导语:说到灭绝,我们一般想到物种的灭绝,即一个物种的完全消失,例如恐龙的灭绝等。不过,关于灭绝也分几种灭绝形态,其中,有一种灭绝叫功能性灭绝。虽然也是灭绝的一种,但与恐龙灭绝是不同的。那么,功能性灭绝什么意思呢?具体功能性灭绝和灭绝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
功能性灭绝什么意思
功能性灭绝是生物学术语,指某个或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换言之,功能性灭绝指某物种在宏观上已经灭绝,但尚未确认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的状态。
对应 IUCN 濒危等级,功能性灭绝的物种均为极危(CR),而极危物种不一定功能性灭绝,功能性灭绝的物种比一般的极危物种更接近灭绝,是介于极危和灭绝之间的“准灭绝”。相对于直接宣告某物种灭绝,功能性灭绝是一个更加客观的描述,更能真实地反映某物种的现状。较为知名的功能性灭绝物种有斑鳖、白鱀豚、北白犀和野生华南虎,其中 3 种与中国关系密切。导致物种功能性灭绝的因素包括气候或环境变化,人类捕杀,人类占据、破坏其生境等。
IUCN 对“灭绝”做了严格的定义:当有充足的理由确定某物种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时,方可认为这个物种已经灭绝;但大多数野生动物最后的个体,人们实际上很难知悉,所以 IUCN 对判断物种灭绝的标准又作了进一步说明:在某物种的全部历史分布区域内进行一系列的彻底考察后,未发现任何个体,便可认为这个物种已经灭绝;考察应涵盖该物种所有已知或可能的栖息地,并且系列考察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应超过一个物种的生命周期(习惯上统一定为 50 年)。
功能性灭绝和灭绝有什么区别?
物种灭绝
功能性灭绝是物种灭绝的前兆,当一个物种停止繁殖后,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功能性灭绝的物种被称作“僵尸物种”,其残存的最后若干个体被称作“活着的死者”,即无法产生后代而不可避免地使种群走向灭绝,甚至连其自身也无法维持生存。
物种灭绝泛指植物或动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称为物种灭绝。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而其中有一些物种已灭绝。到了1681年,渡渡鸟(Dodo),便在地球上消失了。从1600~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台湾云豹、中国犀牛、南极狼等物种已不复存在。白鱀豚、苏门答腊虎、北部白犀牛、.奥里诺科鳄鱼、小嘴狐猴等动物也濒临灭绝。
英国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领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在过去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更是惊人地减少了71%。一直被认为种类和数量众多,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开始面临灭绝的命运。
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由于气候变暖已经是既成事实,因此在将要灭绝的物种中,有十分之一的物种的灭绝将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从起各国控制全球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努力将能够拯救更多的物种免遭同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