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伏天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

2024-11-25 07:10:25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三伏天有时候长达30多天,而且有时候这段期间的平均温度高达35度,简直热到爆炸。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中国的三伏天是如何规定的?我国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的三伏天是如何规定的

三伏天

  三伏天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规定的,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伏”可称“长夏”,“伏”是中国古代五行家对季节的另一种分类,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五行家将一年分为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与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在四季里,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所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三伏

  公伏和母伏有什么讲究?

  俗话“公伏凶,母伏爽”。凶,是不吉祥之兆,凶猛的意思。爽,是心情愉悦,天气凉爽的意思。

  这句俗话说的是公伏的天气异常,非常炎热,酷暑难耐。说明三伏天里雨水少,太阳高照,有“日出江花红似火”的热辣。

  母伏天气凉爽,气候宜人。说明母伏的天气雨水较多,阴雨天较多,人们感觉到心情舒畅,体感非常的凉爽,三伏天不热。

  三伏天图片

  三伏天相关知识

  1、看看什么是母伏头。

  既然有母伏现象,那么肯定也有公伏一说,两者结合,形成农谚。

  母伏头:还是比较好解释的,过去,讲究阴阳之道,奇偶配合,一公一母,自成体系。通常 ,公为单为奇;而母为双、为偶。不能难理解,母伏头,就是农历为双数这天,迎来三伏天。那今年是不是母伏头?

  前面,我们刚刚分析到,今年是7月16日入伏,农历是六月十八,根据农历来分析,正好是双数,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母伏,我们看看有什么说法。

  2、探讨“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的含义。

  不难看出,今年是母伏。谚语中,“母伏头”,也就是指入伏第一天,看看谚语有什么预兆。

  谚语:“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十八这天,迎来三伏天,也就是初伏第一天,俗称:母伏头。如果恰恰出现降雨,则预兆家中室内睡觉的炕头,还会有蘑菇持出现,大家可能明白什么寓意了。

  老祖宗总结的谚语非常生动形象,我们知道,蘑菇生长在雨后,潮湿湿润的地方,室内相对比较干燥,如果也出现了蘑菇,预示着夏季雨水多发,阴雨不断。

  3、看看其他农谚怎样预兆。

  谚语“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预兆三伏天里多是阴雨连绵,看看其他农谚还有什么说法。

  先看看谚语,“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有什么预兆。看来正好相反,如果入伏这天是单数,则为公伏。假如这天下雨的话,往往预示着夏季雨水匮乏,天气炎热干燥,酷热难熬。

  还有的谚语说:“淋伏头晒伏尾,公伏母伏怕见水”。在入伏这天,出现降水,往往预示着整个三伏时节雨水断断续续,但是等到三伏结束前后,天气又变得酷热,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天气。但是,无论入伏这天是公伏还是母伏,人们都不喜欢降水,原因正如上面剖析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