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景区门票-南浔古镇在哪里
南浔镇门票,100元/人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江浙沪三省一市交界处。明清时期,这里**南著名的丝绸之乡。曾**南古镇,人文资源丰富,中西合璧。
南浔镇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以南,东与江苏苏州(吴江区)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2公里。它是湖州连接上海浦东的东大门。南浔历来**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文化之乡”。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15座历史文化名城。
南浔镇政府于1982年开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量古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2003年,南浔、乌镇、西塘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预备名单。南浔镇获得全国文明镇、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魅力名镇、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点等4个全国先进称号,浙江省首批体育强镇、科普示范镇等7个省级先进荣誉称号。全镇有省级文明单位19个,文明村5个,文明社区1个。市级单位109个,文明村55个,文明社区4个,文明家庭30个;区级文明单位138个,文明村49个,幸福家庭100个。
南浔镇历史悠久。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水陆之地”,“植桑叶之富,在浙江省之右”。因浔溪河畔而得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以南商人和房屋众多而得名林楠。淳_十二年(1252)建镇,林楠、浔溪取首字母,改称南浔。由于丝绸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浔经济在明万历年间至清中叶空前繁荣,成为清末民初全国丝绸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城,不及南浔半镇”之说,南浔也因此成为江浙重镇,富豪数百。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集团。如今,水乡古镇的风光依旧。镇北运河自东向西横向延伸,镇中河南城从镇北穿过。河街的过街桥泻肚,大和粉、绿柳的墙刷着水,形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画卷。南浔镇以其独特的格局、完好的风貌、深厚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成为江南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自驾路线
1.上海游客:a9-苏神-万_高速(南浔出口)-吴越路-南浔
2.杭州游客:杭宁高速转苏神-浙皖高速-苏神-浙皖高速(南浔出口)-南浔/杭宁高速-沈家湖高速(石莲南浔出口-沪延公路-南浔
3.宁波游客:杭州湾大桥-乍嘉苏高速(即苏嘉杭高速)-沈家湖高速(石莲南浔出口)-沪延公路-南浔
公交线路
上海-南浔:上海汽车总站、上海汽车南站、虬江站蔻驰站、上海公交快线(沪太站)、上海蔻驰公司汽车北站都有到南浔的车。
杭州-南浔:杭州汽车北站每天有几十趟车到南浔站。旅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到了南浔站,可以坐当地的三轮车去古镇景区。
苏州-南浔:苏州汽车南站(南环路东迎春路,市内29路、30路、31路、101路均可到达)每半小时有班车发往南浔。苏州汽车西站(苏州新区长江路金山路口,苏州游乐园北侧,火车站3路可达)有公交车到南浔,车程1小时左右。
嘉兴-南浔:在嘉兴汽车北站坐车。汽车北站每天08:30-16:30有8趟到南浔,大概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行程57公里。
湖州-南浔:原湖州汽车客运站(现称浙北客运中心)每天06:30-17:30有直达南浔的快车,每15分钟一班。湖州新汽车站,到南浔泰安路汽车总站有多趟车,快车20分钟一趟,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南浔古镇在哪里?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处在江浙沪的交界处,这是个明清时期的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属于国家5a级旅游区,还凭借着其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荣获了中国历史文化古镇的称号。古镇内有很多名胜古迹,像小莲庄、嘉业堂、百间楼等。
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
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
扩展资料:
南浔自古以来便是湖州的经济文化重镇,自两宋时期便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时期成为典型的江南丝绸市镇,出产的辑里丝成为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近代,以上海开埠为契机,南浔较早地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丝商迅速崛起,涌现了刘镛、顾乾麟、庞元济、张静江、金城等一批重要历史人物。
南浔古镇内拥有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尊德堂、大运河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氏旧宅、南浔粮站总粮仓、通津桥、洪济桥、颖园、述园快阁、董氏世德堂、寿俊堂等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福桥、通利桥、新民桥等3处市级文保点,生计米行、刘氏景德堂旧址、周庆云旧宅等21处历史建筑。
古镇内传统民居清丽典雅、别致内蕴,大宅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大胆而巧妙地渗透和融合西方建筑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筑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浔古镇
南浔属于哪个县
浙江省。
南浔隶属于浙江省,历史悠久,虽属浙江,但因他经纬度的关系,所以他的温度比浙江省的其他城市要低一些。
而且他自古素有蚕丝之乡的美称,重工业不发达,所以环境很好,夏风习习,景色非常优美,江南的古镇之一。同时他因毗邻苏州的盛泽,所以也为江浙沪经济圈中心。
南浔古镇游记 | 当地人告诉我:这里的“文化”比风景好看多了
一来到这座江南古镇,当地人就告诉我:你先了解了解这里的文化吧,还有文化背后的故事,它“可比风景好看多了”。
最开始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
江南古镇九十九,往事越千年,几度换人间。谁还没几个故事呢?
随着脚步的深入,这次的南浔之旅逐渐变得与以往的囫囵心态有所不同:
南浔这个地方,咋说呢,这么给大家形容吧:它大概是整个江南唯一一个“必须要听故事才算够本儿”的江南古镇——
倘若游客只是拍拍照、吃吃喝,不问过往、不寻史迹,那真的会很“亏”的。
南浔古镇的精华,没有一件摆在面儿上,都藏在陈年旧事里了。你要硬说它是“文化”,倒也能讲得通。那闲话不说了,咱们就从这儿开始讲吧: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典型的长三角风光,它也**南最富庶一个水乡古镇:这里的有钱人曾经在历史上迅速崛起,并长期霸占着“江南富豪榜”——此地有一种特产,保了南浔人几世的荣华富贵:
【特产】
人们往往将那些颇具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及实用价值的特殊产品称为“特产”:徽州的砚台叫“徽砚”,定州的瓷器叫“定瓷”,而湖州的蚕丝叫“湖丝”。
至今,当我们在网上搜索真丝制品的时候,依然会发现大部分销售真丝服装和配饰的商家都来自浙江,而其中以湖州市的商家最为多数。而我们开篇提到的有关南浔的文化和故事,和当地特产“辑里湖丝”的历史渊源一辙相通。
湖州的桑蚕丝织产业一度非常宏大,考古学家从当地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数千年前人们制作丝锦的工具,可见此地丝织制造业的历史之久远。我们在江南手工作坊里参观丝绸制造过程时发现,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泡水,可使丝线松弛,为之后的抽丝工作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泡蚕茧的水质影响着丝线的色泽。
湖州位于浙北,溪流遍布,又近太湖,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好)水,于是鱼米之乡的天然地理优势给了湖丝上等的质量。即便今天人们在衣着和配饰的材质上有了更多种类的选择,但湖丝的“底子”跟这儿摆着,作为入了**《国宝档案》的一地特色,岁月从不败美人。同入“档案”的还有南浔大富豪(也是浙江第一豪)刘镛家的宅子,咱后边的游记再说。
至今,南浔辑里村(七里村)的辑里湖丝,依然是我国最好的蚕丝(之一),数百年的时间里,它一度是帝王的御用品,并带给南浔富商“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的辉煌历史。史料记载,“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辑里湖丝与茅台酒同获金奖。”
当然,湖丝的名气也有着财富堆累和名人效应的“加持”:
【名人】
前文我们提到,南浔古镇不仅是一个江南名镇,还是一个在近几百年的历史上非常富有的水乡小城。而很多人只知南浔是一个“巨富之镇”,却不知这里曾经在明清时期是一个“文化教育中心”,自元末(也可能更在)起,当地崇学之风便已悄悄盛行。
知识是一种特权,聪明的南浔人早早地就认识到这一点。
南浔人的另一个聪明之处是:独杆钓鱼,最多也不过是对钩双飞,与其一人一次一浮漂,那不如织个网,大家一起撒下去,捞上来的是够一个镇子的人都吃不完的鱼……
清代,南浔这个小小的镇子写书立著的有近300人之多,清后期更是诞生了江南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藏书大家好几个;刘镛家族如日中天之时,南浔的私塾和书院请来的是状元郎的朋友(们)做讲师……正如张静江(南浔第二富豪)故居中清代书法家翁同龢题写的那幅柱联所言:“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从明代至今,南浔一镇涌现出的**、富豪和文化名人不胜枚举,南浔也因此得了“文化之邦”、“诗书之乡”的称号。
【财富】
我们在之前的游记中分享过,南浔的丝商长期垄断着江南的丝绸贸易,这里有一群精明的“中间商”:在古运河贸易最为繁忙的明清时期,载着辑里湖丝的货船从南浔起航,源源不断地运往四方。南浔人走出家乡,将丝行开到了上海、杭州以及更远的地方。物质的发展又刺激到文化的愈发繁荣,南浔进入良性循环的巅峰时期:
科举当道的年代,南浔众多享受到优质教育的富商之后通过此途径走上仕途,成为朝廷各个机构的要员;一些文人墨客,虽未身兼任何官职,却与达官显贵接触颇多;富豪家族格外重视文化和教育,所以南浔的年轻人早早地就拥有了去国外留学的机会,早早地接触到了西方文化。
那会儿的世界,闹腾得最欢实的是英国,但是这位“老大”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抑制俄罗斯不断扩张的势力,英国人满世界地围追堵截沙皇的贸易触角。俄国人但凡一秀肌肉,英国人就疯了似的装上三头六臂带着七十二把刀到处划拉,抛物线上的近中远东大国无一幸免,受牵连最重的就是清朝,不仅溅一身血,还被撕开了几道口子。
《南京条约》签订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贸易新时代,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使得近水楼台的人民荷包鼓了起来,造就了大批的富豪。其中就包括距离上海不足百公里的南浔。
一部分聪明的南浔人很擅长和洋人打交道,一来二去就摸清了欧洲人的喜好。他们成功地将家乡的特产带了出去,将生意做到了海外,并将外面的文化带回家乡,振兴祖地。百余年中,整个南浔的“基因”得到了优化和改良。
所谓时势造英雄,这世上所有能成“势”的人都是特殊的大环境所造就的结果。而一人得势将会带动一族,一族的发展势必带动一方。努力是一种会传染的习惯,看着往日与自己平进平出的街坊发了迹,自己哪能坐得住呢,必得用了吃奶的劲头追上去呀。
至清朝后期,南浔成为了最早接触西洋文化的江南小镇,凭着数代人传承下来的敏锐商业辨别力、开放心态、独特处世之风以及敢闯敢拼不拘谨的整体性情,走在了潮流的前头。
随着杭嘉湖地区“丝绸之府”的名号扬名海内外,南浔周边一众兄弟古镇纷纷繁荣起来,桑蚕丝织业渐渐地发展成为几乎可以养活一半江南人民的产业。
讲解员说,那时湖州的一城的富豪加起来都未必赶得上这南浔的一户人家有钱。而我觉得,在南浔旅行,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这里的有钱人。我们下期接着聊。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