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干校是什么意思 “五七干校”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校

2024-11-25 06:34:16 来源:天气频道

一、五七干校:

是中国**时期根据***《五七指示》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干校”是“干部学校”的简称,名实相差悬殊,其实是一种“变相劳改”的场所。

二、五七:

是指《五七指示》。1966年5月7日,***给**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在这个指示中,***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五·七指示也成为“*****”中办学的方针,造成了教育制度和教学秩序的混乱。

扩展资料

形成背景:

1966年初,***对中国政治形势的分析已经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此时,他认为,在中国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领导权不在无产阶级手里,而落入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手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中央有,省里有,地区一级有,县一级有,公社一级有,甚至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一级也有。而且,从面上看,工厂、机关、学校、部队里面,都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随着***这一认识的形成,他对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更加感到迫切了。可是,他看到,过***光是号召干部参加劳动,但各地执行的情况很不一样,可以说,大部分没有认真执行。许多地方流于形式,走过场。

正当***认真考虑这一问题时,**给***寄来了一份报告。**寄给***的是1966年5月2日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给中央军委的报告。这份报告说,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军队搞生产确实是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恢复了我军的老传统。

(二)、可以为国家开垦一批农田。

(三)、可以为国家提供一批粮食。

(四)、全生产的部队仍可进行一定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

(五)、边疆部队搞生产,可以同发展边疆经济、建设国防结合起来,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总的想法是:假如军队在战备时期多搞点生产,在三五年内为国家提供四五十亿斤粮食,这就等于准备好了大约七八百万人一年的军粮。这是战备的物资条件之一。

***看了这个报告后,肯定了报告中提出的五条做法和总的想法。但***考虑问题的思路,却不限于军队生产的范围。他考虑得更深更远。他由军队搞生产,联想到办一种“大学校”的问题。这种“大学校”,各行各业都要办。在“大学校”里,可以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生产,由此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正好与他1958年所设想的办人民公社的初期思路相合。

基于这一考虑,***于1966年5月7日给**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也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七指示

“五七干校”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校?

五七干校是*****时期,以贯彻***“五七指示”精神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名,将国家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等下放到农村,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的地方银昌。

“干校”是“干部学校”的简称。“**”期间,作为上海市的远郊县,奉贤县境内共建立市级五七干校达9所之多。

1968年10月5日,《人民同报》发表黑龙江省**委员会柳河“五七干校”的经验材料,编者按中引用厂***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于部是一种重新学**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锋或扒分批下放劳动”的批示。

上海市财贸干校

由于把下放劳动作为干部“重新学**根本途径”,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教育方针,干校建立初期在“生产劳动”方面,特别强调劳动和生活的艰苦性,特别强调“越苦越累越能锻炼和考验人”,人为地强化劳动强度和生活的团中艰苦程度。

1968年10月14日,市直干校首批先遣队到达后,立即投入劳动,搭建草房作住宿用,同时改造大批盐碱低洼地作为劳动基地。1969年11月,市工交干校首批先遣队到校后,冒着严寒筑公路、造校舍,在荒滩上共建造房屋3.4万平方米。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到底是个什么学校?

五七干校是中国*****期间,以贯彻***《五七指示》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名,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1966年5月7日***在给**的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的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在《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编者按中,引述了***的有关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个重新学**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要分批下放劳动。”此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都纷纷响应,在农村办起五七干校。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文教科技战线的大批干部、教师、专家、文艺工作者等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到五七干校参加体力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央、***所属各部委及豫、赣、鄂、辽、吉、黑等18个省共创办五七干校106所,下放的干部、家属达10余万人。当时的口号是“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五七干校”是以“左”倾错误方针为指导办起来的,是夸大体力劳动的重要,轻视脑力劳动的集中表现,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消耗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宝贵时光,许多干校成为迫害干部的场所,**损伤了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的自尊心和身体健康,助长了“知识无用”的风气。1979年2月7日,***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五七干校陆续停办。

干校的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是上世纪中国*****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五七指示》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干校”是“干部学校”的简称,名实相差悬殊,其实是一种“变相劳改”的场所。
1966年5月7日,***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写了一封信。在这封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的信中,***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斗争”。***还要求学校缩短学制,教育要**,不能让“资产阶级统治”学校。
《五七指示》反映了***要在全国每个基层单位开展“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想,也表现出他对知识分子一贯的不信任态度。《五七指示》出台后,**中央转发了这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建军39周年》,对《五七指示》作了进一步阐述及推广。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的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许多老干部被“下放”到干校劳动。“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定的名词。
当时包括**中央、***等大批国家机关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了105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千名知识青年。而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万计,在那里接受改造的学员有数十万人。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人民日报》刊发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72年4月24日),要求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干部和专家教授。随着他们的返城,五七干校也渐趋衰落、冷清。但谁也不敢贸然撤销;仍有一批人滞留在此。大多数地方则把五七干校当作让干部轮流去劳动、学习一段时间的场所。当全国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评《水浒》”运动时,各地的五七干校则成了办应景学习班的场所,平时则只有看守房舍和农具的留守人员。直至1979年2月***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此类干校方陆续宣告正式撤销。
这类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被称为“学员”。无论资历深浅、品级大小,所有人都叫“五七战士”。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小小的走资派、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学术权威……有的还拖家带口,未成年的小孩被托给城里或家乡的亲友代管。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如中国作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等单位,连老弱病残除外的政策也被置于不顾,统统撵进干校;年纪最长的有七十(俞平伯)、六十(冰心、陈伯翰等)以上的人,丧失劳动力的、体弱的、深度近视的人就更多了。他们被不分年龄、性别,统统按照****,编到划定的连、排、班去,由军宣队或工宣队管理。他们被规定过军事化的生活,出工、收工,必须整队呼口号,唱语录歌;要“早请示、晚汇报”,例行性地一日数次集体齐声“敬祝毛**万寿无疆”;甚至参加野营拉练。他们的学习内容是体力劳动: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要求自食其力。有很多人因不堪重负,被劳累折磨诱发的疾病致死。美术家朱宣咸以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五七干校的夜读》,就是非常形象、生动与典型的反映了五七干校这一历史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