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感悟与心得-在研读和建构中

2024-10-21 06:21:51 来源:天气频道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摄入的热能超过了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营养性疾病。

儿童体重的标准可以参考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对照表进行判断:

1.要看儿童的营养需求有哪些?

儿童要做到一日三餐,两餐间隔46小时,三餐定时定量。从三餐提供能量的角度看,早餐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每天都要吃早餐,且要保证营养充足。三餐包括适量的谷薯类、蔬果类、禽畜鱼蛋类、豆类坚果类,以及充足的奶制品。三餐均不能用糕点、饼干一类的甜食或零食代替。清淡饮食,少吃或不吃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

2.要看具体怎么吃?

从谷薯类、蔬果类、禽畜鱼蛋类、奶及豆类、坚果类等几个角度讲:

(1)谷薯类:粗细搭配,建议粗粮占主食1/3。

小妙招:可以用二米饭,杂粮粥,杂粮包等实现。

(2)蔬果类:建议进食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量占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蔬菜的烹饪上注意颜色的搭配,颜色多样的蔬菜可以增加小朋友的食欲,爱上吃菜。建议进食新鲜的应季水果,量不宜过大,果汁不能代替水果,更不能代替水。

(3)禽畜鱼蛋类:建议多吃鱼肉,虾等海产品,其次选择禽类,牛羊肉,少吃猪肉。建议每天1-2个鸡蛋。

注意避免只吃肉不吃菜的现象,这里教大家几个小妙招:变大块肉为小肉丝;菜肉混合的菜品代替纯肉的菜;菜肉馅**,饺子,馅饼等代替纯肉的面食。

(4)奶及豆类:奶及奶制品要充足,建议每天进食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建议常吃大豆及豆制品。

(5)坚果类:坚果有利于大脑的发育,每人每周吃50-70克(只计算果仁部分)。可以作为零食,也可以作为烹饪的辅料,如西芹腰果,腰果虾仁等。还可以和大豆、杂粮一起做成五谷杂粮,和主食类食物一起搭配使用。

注意:坚果最好选择原味的。

(6)控油控盐: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不能过度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量控制能量的摄入即可,避免油炸,煎,烧烤等烹饪方式,可以使用焖,炖,汆,清炒等方式。过多的盐损害身体健康,注意食品中的隐形盐:肉肠,火腿,香肠,咸牛肉,牛肉干和干肉片,以及肉类罐头和肉类配料及调味汁等。

3.要足量饮水。

早晨起床后可空腹喝一杯水。最好选白开水。儿童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6-10岁儿童每日饮水800-1000毫升,11-17岁儿童每日饮水1100-1400毫升。少量多次,课间喝水100-200毫升。天气炎热或运动出汗多增加饮水量。

4.要吃动平衡。

运动是预防肥胖的一个好“处方”,运动能消除多余的脂肪,但必须有恒心,选择1~2项能坚持的特长项目,比如跳绳、舞蹈、滑冰、打乒乓球、游泳、慢跑等,天天锻炼。平时能走路的,尽量不坐车,尽可能步行上下楼梯。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5.要睡眠充足。

研究表明儿童睡眠时间长和健康的饮食是干预儿童肥胖的独立因素,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体重的控制。

不同年龄儿童睡眠建议:新生儿期20小时,婴儿期14~15小时,学龄前期12小时,学龄期:9~10小时。

这里提醒家长朋友,自觉抵制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的诱惑,如冰淇淋、汉堡包、油炸食品、巧克力等。晚餐可以丰盛,但不要吃得太饱,睡前的夜宵更是导致肥胖的祸根。已经肥胖的同学要有信心,更要有恒心,持之以恒的锻炼,不能“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更不能因体育成绩不好、运动体态难看而懒以参加运动。

徐凤艳,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学营养主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擅长肥胖症、血脂异常、急慢性胰腺炎、高血压、贫血及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等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

学员感悟与心得

学员感悟与心得

学员感悟与心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如此便可以写一份感言将其记录下来。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员感悟与心得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学员感悟与心得1

尊敬的集团领导、党校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刚才,一部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记录短片《激励永远》大家都拿到中央党校的毕业证书,相信每位同学此时早已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由于时间的关系,就请允许我代表全班同学表达一下我们大家来自思想和情感深处的真诚感言。

党校的三个月,是收获的三个月、成长的三个月、精彩的三个月。

三个月的学习求索,我们从马列主义、***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制、军事、民族宗教和世界思潮到集团发展战略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在近70讲的党校课堂和集团领导论坛上,在读原著、听辅导和研讨交流中,在井岗山、延安等**圣地和航空兄弟单位的学习考察中与良师益友们一起溯源寻根,沿着“老祖宗”的思想轨迹,踏着四代领导人俯仰天地、于实践中求发展的足迹,跟随集团领导的战略思想,在读经与读史、深入思辩与情感点燃中道脉薪传、激情飞扬,在为更好的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集团理念中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履职能力。

三个月的共同成长,我们在班级“五项公约”中凝聚了同进退共荣辱的团队,在沟通交流、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积极为班级建设做贡献、为班级活动做骨干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在“实事求是”、“学术无禁地”的学风中深化了理论、强化了党性、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学会了思考、掌握了方法、增强了信心,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文化氛围中端正了态度、活跃了思想、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了事业共勉的志向、积累了人生宝贵的经验。

三个月的真实感动,我们在党校这个培养和造就党的事业骨干力量的大熔炉里,珍惜升华思想、启迪人生、激发动力、飞扬激情的良好机缘,共同体验了无数个真实的感动。这种感动来自于集团领导的期望和嘱托、校长的关爱和教诲、老师的导航和指引,来自于“老祖宗”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思想的精髓,来自于老一辈**家“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无限的忠诚、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对集团发展战略的信心和激情,来自于师生、同学之间亲密的默契和无限的真诚。

今天,我们满载着道脉薪传的收获,饱含着对党校、对领导、老师、战友的`依恋,即将踏上激情飞扬的实践征程,心里真是有太多的难舍、有太多的感激。也许我们今生可能会没有了再上一次党校的机遇,但只要我们共同奋斗于党的事业,进取在航空报国的旗帜下,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握手,更多的并肩。也许我们对党校和老师的感激用语言难以表达,但我们可以用党校所学为航空事业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来报答领导的期望、老师的关怀。

走过14,相信你我的心底都会永久的留下云湖学习生活的风采;迈入15,相信我们的人生中都会多些知心的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承接“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火种,明天,我们就将是那分赴各地的星星之火,在中航战略的壮丽版图上为航空报国的事业激情燃烧!

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永远铭记和珍藏我们在党校的美好记忆,相信每位同学都在心底里重复了无数次对党校和老师的感激。“道脉精微,致知无涯;党校明道,菁莪再造。摩云有志,为章于天;振我航空,鹰扬隼翔。”让我们用一个凝结了全班同学的感激和志向的牌匾“道致鹰扬”送给母校,来表达我们大家此时的心情。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向领导、老师以及云湖员工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学员感悟与心得2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领雁工程培训,更荣幸的是能站在这里代表全体学员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关注我们农村教师成长的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深知培训机会的来之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学员保证在培训期间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遵守纪律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行动的保证,在培训期间,我们会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没有特殊情况,绝不请假。作为农村一线教师,我们平时接受的培训、外出学**机会不多,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和城区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将万分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

二、脚踏实地学习

身为教师的我们,深知一名好学生的标准。同样,我们会以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会专心听好每一堂课,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一步一个脚印,把握机会,接受挑战。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把理论和教学实际相结合,钻研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向专业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转变。

三、虚心请教导师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学或教育方面的问题,但是很少有机会向专家讨教。现在能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一定会结合教学教育工作的实际,及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虚心向导师请教。

四、乐于分享交流

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思想,每个人就能拥有两种思想。”我们的思想和知识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以重组、获得新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积极和同伴研讨问题、交流思想、分享知识。让我们的智慧在交锋中闪烁,让我们的思想在交流中升华。

这个盛夏,人们在世博会中走向世界,在世界杯中见证激情,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盛宴。我们将在领雁工程的洗礼下,从雏鸟成长为大雁。老师们!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释放我们的青春、展现我们的风采!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成为真正的领头雁!

学员感悟与心得3

以为自己会依然玩世不恭地对待暑期培训,以为这场培训会是个漫长的煎熬,以为所谓的学习只是个过场……可是,它就这样结束了,回头看看,还真有点依依不舍。

培训让我过着充实的日子。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大家依然乐此不疲。看视频记笔记写作业,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走过场”;第一次在很多个培训之外的时间想着培训的内容、课程的作业,有种强烈的追求感;第一次觉得培训有收获,培训是种快乐。曾经以为暑期培训对人简直是种绑架,现在我却要说因为认真参与,我“反绑架”了。

培训让我充满学习热情。我是个爱读书的人,爱写字的人,是个热爱文学热爱语文的人。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阅读变成了窗前月水中花梦里的电影,日渐萎缩的学习热情让我渐渐迷失在世俗的诱惑中,虚度让日子缩水风干。没想到这个暑期的培训让我在短短的12天堆出这么多字来,每一篇作业,每一篇原创文章,都是认真对待的结果。这些日子,让我重新相信自己还有写作的热情,还有学**动力。

培训让我重新审视语文老师这个角色。我爱语文,但我不算是个很好的语文老师。这次培训,很多视频给我启示,专家的很多建议和方法让我获益匪浅,同行们的很多理念、经验方法让我收获颇丰。这次培训,我游走于推荐作品和课程简报里,跟着一篇篇作业或者美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感悟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我惊讶于语文老师们的才情胸怀,惊叹于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很多老师的文章让我驻足流连,很多老师的文笔让我心生嫉妒,很多老师的见解让我自愧不如。未来的日子,我不一定会记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文章里表达的思想、洋溢的激情一定会帮助我更认真地走以后的教学之路。

静下心来想,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有了一个相对成熟冷静的反思机会。关于自己的职业定位、关于语文教学,在反思学习中也有些许收获:

叹:认真地培训写作,到最后没有一篇值得推荐。某种程度上说,自己的阅读积累尚待充实,自己的写作能力尚待提高,对教学的研究尚待加强。

明:新课改是一次决心很大的**,也是一次也许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革新,一定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态度,深入理解课改精神,认真贯彻课改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注重诵读的艺术,要着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味,增强阅读能力。写作教学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要齐头并进,注重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语文教学要兼顾学生能力的提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而不是考试能力。

:即将到来的4课时时代、选修教学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它的办法除了多与同事交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学养,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对课堂的引导能力。

:平时不注意教学积累,没有及时整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不重视教学反思,不懂得提高教研能力。

阴雨天气终于在今天被阳光赶走,培训在这样晴朗的夏日结束,有迷茫有抱怨有遗憾有失落,有欣喜有快乐有满足有不舍。就这样吧,这段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培训告终,我会携着这些未曾遗失的美好继续上路。

在研读和建构中,寻求自我突破

在研读和建构中,寻求自我突破
——读《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以“新基础教育”研究试验学校为例》(第2稿)
初读华师大张永博士的《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以“新基础教育”研究试验学校为例》,就被其中一段文字吸引:
“学生工作是同学生在校生活质量提升相关的教育实践领域。学生工作包含班级建设、年级组和学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整合、学校和社会与家庭的连接等不同层面。主题班队会是学生工作中集中性的班级教育活动。‘新基础教育’重视班级活动的开展,因为相关成果已经证明成功的活动犹如生活中的浪花、记忆中的亮点,在学生的生命发展历程中会留下鲜明的痕迹,在关键时期还可能成为学生发展阶段转换的敏锐触发点。”
再读这一段文字,目光聚焦在“敏锐触发点”这五个字上。网上查了一下,“触发点”,是指因触动这一点而激发起某种反应。联想到“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成长,有时是一瞬间的事”“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等,内心思忖:别人说的哪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成长中的哪一个情境,让他幡然醒悟;人生中的哪一段经历,让他变得成熟。人成长中的“敏锐触发点”存在于哪里?
一、“环境文化”,是浸润式体验的巴学园。
叶澜教授在谈到校园环境美时强调:环境美不是各种要素的相加,而是融合生气、人气和文气特征。生气是生命的气息,由花草、小路等自然事物体现。校园里不必有奇花异草,但要能看到普通的绿和花。人气体现为师生的精神和朝气。文气是校园文化的具象化。生气、人气和文气相互作用,也只有在一个有生气的环境中,才会有人气和文气。
2012年,有幸随“上海市双名工程访学团”来到北京二中进行学习考察,此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钮小桦校长对“空气养人”这一办学理念的解读: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如同空气,无味、无形、无痕,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校门口的一副对联
“为了实现理想走进来,为了服务社会走出去。”这是镌刻在北京二中校门口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展现了学校的教育境界、教育追求和教育气魄。你是为实现理想走进学校的,你就一定要服务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会做人,会做事,会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就会做题。服务社会就要认识社会,社会需要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才。要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才不枉此生。
2.校园的碑石
在二中的校园里,你会觉得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育德的作用。树阴中的石刻——“大爱”、“师魂”、“德是福根”等,体现着学校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认识。树人就要育德,而德是“万事之源,万福之根”。
3.音乐铃声
在北京二中,每当下课,听到的不是熟悉的“叮铃铃”,而是一段段旋律优美的曲调。“音乐铃”每3年一个循环,学生每天听到的下课铃声都不一样。曲子涵盖范围极广,古今中外都有,是学校的几位音乐老师一起设计出来的。这些中外名曲片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音乐欣赏水平,得到了美的陶冶。这正是北京二中“空气养人”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让学校的教育元素像空气一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时刻受到它的滋养与熏陶。
4、教师博物馆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张贴在北京二中教师博物馆内的一行标语,却道出了学校对教师价值的尊重和教师地位的认识。博物馆收藏了二中教师各个时期教育教学获得的各项成果以及教师各个时期曾经使用过的具有纪念意义、值得珍藏的物品,其中有教师所用的教案、讲义、备课本、听课本、挂图、教具、出版著作等。正是这小小的“教师博物馆”里琐碎的“陈列”,真正让教师们找到了“学校主人”的感觉,将学校建成了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尊师重教”就这样以铭记的方式,抒写成了教育者的人文情怀。
5、学生自主发展空间
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并排放置的哈哈镜,让走过这里的师生都会会心地一笑。每个班级一个展台,处处能看到学生、班级个性化的创作。如各班的班级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海报墙、校服展示橱等,只要是有关学生的事,都由学生自己来做主。因为有了如此宽松的空间与人文的空气,北京二中才有了“蜘蛛达人”,有了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天文社,有了著名的金帆舞蹈社和金帆管乐社。因为有这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学校也成为了北京市培养创新人才翱翔计划基地校,同时也培养出了如舒乙、韩少华等社会名流。
6、“六百工程”
所谓“六百工程”,是指“百位名人进校园”、“百位校友进校园”、“走近百位学生家庭”、“百位教师进班级”、“百所高校进校园”、“百节学科素养课”。
每周五下午3点,二中师生都会聚在教室里上一节特殊的“课”:有历史、书法老师合作的《胸中丘壑,字里千秋——中国书法艺术与文人心性》,学生一边欣赏历代书法名作,一边听老师从历史角度介绍书法发展的特点;也有美术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藏书票的特色与演变;有语文组老师讲述《禁忌文化与民族心理》;还有化学老师为学生模拟实验,讨论地沟油……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是二中“百节学科素养课”的课题。
钮小桦校长说:“不管在什么领域、作出了多大成绩的人,都是殊途同归:积累和机遇。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平时有积累的人才会抓住机遇,这是成功的共性,这也是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的。”“积累是孩子们缺少的,很多学生平时没有方向,没有明确的理想,没有规划意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似乎许多事情与他们无关,对于什么事情与自己有关,心里不是很清楚,就会丧失许多积累的机会。”
生气、人气、文气,在同一环境中相互作用,既凝成了校园文化,又滋养了精神朝气,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创造了生态化的学习空间、人文化的活动空间,也构建成了理想化的精神家园。
二、“人际交往”,是互动式发展的生态园。
(一)班级为什么要设置“人人有岗位”?
目前的班级管理岗位,如班长、中队委员、课代表、值日生等,仅指向于满足班级日常管理需要。在“公共生活”视域下,我们就会超越管理思维,将因岗设人转变为因人设岗,赋予每个班级成员岗位,如绿化养护员、节能环保员、图书管理员等,将学生履行岗位职责不仅仅视为满足班级日常管理的需要,更作为学生在履职时与他人的沟通、协调、合作中体验诸如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公正、诚信、友善、敬业等道德价值的重要载体。更有意义的是,每个学生在管理他人、被他人管理,服务他人、被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和感受权利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内涵以及之间的辩证关系,懂得行使权利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的道理。
(二)家庭为什么要有“劳动服务意识”?
在一次全国德育工作年会上,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以“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为题,给来自全国的近千名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启蒙课。现在很多家长用家务劳动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关教授指出,家务劳动不应是救火式、临时性的,应该通过长期的、有规律的家务劳动,培植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不做家务的孩子很难有出息。也就是说,劳动与孩子成才密不可分,而干家务是孩子最早、最基础的劳动形式。一些父母忽视了在家庭生活和家务劳动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片面地认为孩子从课堂上、书本中才能学到东西,其实孩子通过劳动中的切身体验,了解有关劳动的知识,接纳正确的劳动观念,知道爱惜劳动成果,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才能启迪他们的劳动情感,锻炼他们的劳动意志,最终形成热爱劳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现在有些父母常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什么也别管,学习好就行了!”这是非常危险、杀伤力很大的一句话,它彻底割断了孩子和父母、家庭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这样的孩子不再有牵挂、担当和责任,也没有了柔软的天伦之乐。
所以,让孩子干点家务活,不会累着孩子,也不会耽误孩子学习,相反,家务劳动是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孩子从家务劳动中不但会学会很多的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持家的不易,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更会让孩子树立起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让孩子树立起宏伟大志。想让孩子有出息,让孩子做一个“扫天下”的君子,那就让孩子从清扫自家的屋子开始。
(三)社区为什么要有“志愿者服务队”?
家庭和学校无法涵盖中小学生全部的学习时间。在家庭和学校之外,还有接近二者的社区。社区包括邻里空间和组织以及开放或半开放的公共空间和组织,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社区服务中心和其他社区组织机构等。社区生活是日常生活中最具自由性的,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强度同社区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2018年1月28日,应二中家长的邀请,我参加了“用爱连接世界,用心传递温暖”——“手拉手心连心”大型公益活动,心中感慨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为什么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会齐聚临港,为什么一个大型活动从策划、招募,到成功举办只需要短短一周的时间,为什么活动中的每个人心被软化,情被感染。特别是其中“让我牵起你的手,陪你慢慢走”的环节,因为临港一小杨可小朋友的爸妈不在场,所以我成了临时家长,孩子牵着带了眼罩的我的手,用无声的语言指引我爬到高处、回到平地、低头穿越,在冷水、热水中洗手等类似于人生路上的各种场景。我把手交给她,她一路陪伴,用心指引,特别是用小手去抬我的左脚、右脚,给我递上餐巾纸帮我擦手,当到达终点的那一刻,眼罩后水雾渐起,不知什么时候心已被“亲情·信任”感动。当同样的情境进行角色互换的时候,我对她说“放心吧,我会保护好你的”,她聪慧可人,脚步稳健,从容淡定。当主持人说,现在请家长放手,让孩子们独自行走的时候,她虽然不是第一个起步的孩子,却是越走越坚定的孩子。感谢二中家长向我发出邀请,感谢杨可小朋友让我感受了一回“陪你慢慢到老”的滋味,整场活动让我看到了亲情的无价,爱心在涌动。生活中一切的相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在这个雨夹雪的冬日,亲情、守望、相助、感恩,让这个冬天变得温暖如春!冬天来了,春天也快到了!
这次活动,于我而言,社区是一个学习场;于杨可小朋友而言,又何尝不是;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有对志愿者付出的感激,对亲情互动环节的感恩,还有同伴之间守望相助的心灵滋养。在某一特定时刻,社区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学**长的共同体。由此看来,学习活动的生态学研究的确有其积极的价值与深远的意义。
三、“以人为本”,是个性化成长的触发点。
2017年7月8日-9日,班级自发组织了“探寻绍兴文化之旅”活动。“以人为本”的活动体验,促进每个生命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1)尊重个体的生命成长。a同学从刚入学时的执拗到现在的融入,实现了“一年一个样”的巨大飞跃。这次“探寻绍兴文化之旅”活动,他参与很积极,但是说到任务认领,他不乐意了。后来,在他妈妈的坚持和陪伴下,终于参加了这次活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一直在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回来后,他及时上交了“探寻文化之旅”活动感受。由于他的活动感言具体真切,获得了家长们无数点赞。他妈妈回应说:谢谢老师和家长们的鼓励,a同学昨天晚上从构思到成稿用了两小时,虽然文章稚嫩,但是全过程都非常认真、专注。打心眼里感谢老师组织这么好的活动,启发了孩子的心智,触动了孩子学**激情。因为每一个孩子的dna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我们巧用智慧,善待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成长。
(2)等待迟来的生命花期。b同学开学后情况比较糟糕,作业拖拉且质量较差,学习落后且脾气火爆,动手打人且不计后果等。这次活动,给了他锻炼成长的机会。离开了父母的庇护,活动过程中他没有吵闹喧哗,而是学会了观察,同学之间相处友好,所以老师给他“温顺友善”的评价。虽然平时他作业拖拖拉拉,但是这回老师说,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下次活动谢绝参加,他居然都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活动感言真实性强,很接地气。先做人,再做学问。相信b同学在四年的初中生涯中,一定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花不开,并不代表花期已过;在等待花开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恒心。
(3)走进心灵的生命预期。c同学在老师第一次上门家访的时候,家长特别指出,位置最好坐前排,因为以前一直受“上课开小差、成绩上不去”的困扰。六年级开始的时候,他说初中老师都很好,很耐心。后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认真做眼保健康,导致班级行规经常被扣分,他和班级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成了“边缘人”。这次活动,他很想跟同学合住一个房间,却又不善于表达;想和同学一起乘乌篷船游东湖,却又没抓住“三人组合”的机会,再加上妈妈(家长志愿者)对他的表现不甚满意,整个过程中他一直闷闷不乐。老师抓住东湖乘船的机会,和他们母子俩泛舟谈心。老师告诉他,机会要靠自己把握,并借刚才“三人组合,惨遭淘汰”的场景告诉他,有时候机会稍纵即逝,要学会表达,学会说出自己内心的诉求,尽管不一定如愿,但至少你已经努力过、争取过。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只有走进他的内心,才能帮助他实现生命的预期。
(4)面对问题的生命导航。d同学是一个外表独立张扬、内心敏感脆弱的孩子。这次活动报名,要求学生自主报名,家长全力支持。别的孩子都出于自愿,由家长在微信群中支持并报名,就她自己独立报名,还说是家长让她报的。第二天早上退房的时候,发现她房间的一个电视遥控器坏了。家长志愿者在酒店前台进行交涉,老师上车提醒孩子们,做错了事要学会承担,该赔多少就赔多少,当事人要做好心理准备。回到前台要了发票,d同学跟老师说,可以向她妈索要赔款,老师一开始并没有反对她的意见,但是建议这件事最好由自己来承担,所以,她把钱交上来了。老师告诉每一个学生,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承担责任,并以此为戒。在错误面前,假如我们不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的话,孩子永远不会在错误面前“吃一堑,长一智”,学会“我做错,我负责”。
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是建立在有关社会生态系统的四层次分析基础上的。该生态学分析框架中容易被忽视的是对人类个体发展的界定。布朗芬布伦纳有关个体发展的界定,实际上是对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的描述。发展的有效性是产生于个体观念与活动中的改变,能够迁移到其他情境和时刻,而学**核心就是能真正变化的能力。因此,有关人类个体发展的生态学分析框架,也是有关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框架。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性,而且要研究这些学习活动之间是如何相互锁定和建构的。基于问题的学校学习活动、家庭学习活动、社区学习活动、游学活动,每一个学习活动项目,都意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的体验学习过程。这恐怕就是张永教授提出的“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的魅力和意义所在吧!

对对联,一定要对好

很是生气,不知是不是真事,不给他点颜色不行,堂堂中华儿女,岂能为倭人压倒?
倭对:日本东升,光照九州四国
我对:中原直立,脚踏荒岛倭奴。
解释:中这个字本来就是松直挺立的,脚下是荒凉的小岛和矮小的奴隶。
隐含的意思:中国原本就是傲然独立的,脚下踩着广岛上的日本人。
“中原”:指中国,“荒岛”:暗指广岛,同时讽刺二战时期一颗原子弹使这个城市沦为人间地狱。“倭奴”:中国旧称日本为倭奴。
其实日本东升是语意双关的:“日本东升”:太阳本来就是从东方升起,“日本东升”:日本在东方崛起,将日本隐喻为太阳。
中原直立也是语意双关:“中原直立”:中这个字原本就是松直挺立的,“中原直立”:中国傲然挺立。